本版导读
陕西保健品业出路何在
产品要在市场上打响,除了有过硬的质量外,营销渠道的建设也至关重要。陕西保健品业在发展中的起起落落,除消费意识和保健观念等客观原因外,专营医药保健品的国有企业在思想观念上、经营机制上、市场建设上、营销方式上的欠缺也成了制约保健品市场健康发展的“瓶颈”。如何改变传统的经营观念,激活国有销售网络,把保健品纳入到销售主渠道中来,就成为陕西保健业走向辉煌的关键。
去年元月份,国家卫生部发布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的通知,从而掀起了医药改革的又一个高潮。表面上看,国家将非处方药剥离出来推向市场,实际上是将医药工作的重点由医院转向了市场。随着这个转变,国家又相继对120种非处方药大幅度降价,从而更加强化了非处方药品的市场机制。为了适应这个转变,省内各医药公司都加强了零售药店的建设,许多地区还建立了前所未有的较大规模的零售药店和产业化的连锁店和社区店,由药品分类引发的这场零售药店革命,必然也有力地带动了保健品市场的发展,从全国的保健品市场看近期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一直被冷落的保健品不仅在药店中销售额在增长,而且堂而皇之地进入了百货商场、批发市场、超级市场和量贩店,成为与非处方药品争相斗妍的佼佼者。
形势的发展,蕴藏着极大的市场潜力。作为流通主渠道的国有医药销售单位也开始了深刻的反思:昔日的辉煌不能代表今日的成就,以往的经验不能代替新鲜的理念。抓住机遇,发挥优势,激活市场,以新的姿态再创西部保健品市场的繁荣,成为众多国有医药营销部门共同的追求。
去年在陕西省召开的几次大的保健品展销会上,陕西参展的厂商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从中不难看出,陕西保健品业求新求变求突破的良好势头。而在岁尾年末,由陕西省保健品鉴定中心与陕西省医药保健品公司联合组建的“陕西省新特保健精品大世界”,无疑是医药专营单位迈向市场、夺取优势的铿锵足音。
据有关负责人讲,他们在西安建立西北地区第一家大型的保健品专业批销市场,是为了更好地培育、发展、繁荣和规范陕西的保健业。这些年,由于虚假广告和炒作式的经营方式,使得人们对保健品既想用又怕用,持币观望犹豫的消费心理极大地挫伤了本不景气的保健品市场。因此,选择精品、宣传精品、经营精品更是保健品经营单位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们把保健品纳入国有销售主渠道,将传统的营销方式与现代营销方式相结合,既批销又直销;媒体广告与专家讲座相结合,提高人们对保健品的认知能力;批发市场与连锁店铺相结合,由点到面疏通销售网络,为保健品市场的营销科学化、现代化、规模化、产业化闯出了一条新路。
本报记者 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