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1年01月17日
头版
01

诸多矛盾的交叉点

30多万建筑民工涌进现代化的都市,流向铁路、公路建设工地,跨入有建设项目的企业厂矿。由于自身素质和经历的不同,都有一个不“适应”的过程,同时他们作为一个社会群体,也向周围的大环境出了一道道难题。于是,建筑民工便成为多种矛盾的交叉点。

“农民工打了自有职工的‘饭碗’,还引发了腐败现象。”这是不少国有建筑企业下岗职工和工会工作者的反映。一位老主席说,他们公司在册的4000多名职工中,在工地上班的只有1000人,项目上只用几个管理人员,劳动力全用的是民工队。现在自有职工没有几个成建制的班组。班组解散了,两三千自有职工失去了劳动的权利,什么养老、医疗保险和住房基金,企业根本出不起,贫困职工的面越来越大。大量使用民工队引来的腐败问题,也使不少工会工作者忧心忡忡。他们说,现在的项目上都说,自有职工待遇高、技术单一、吃不了大苦,不如民工听话、好管理、要钱少、还能吃苦。但是,实际上还有个“利益”问题,项目上用了包工队往往有“好处费”。他们还说,事实上不少民工队素质不行,偷工减料,常出事故,最后还是由自有职工去采取补救措施。

近年来记者在对建筑民工进行采访中,发现他们的感情世界也是丰富而充满矛盾的。由于行业特殊,这里的女性极少,加之进入大都市全新的环境,难免在这些“男性群落”里引起波澜与骚动。对大多数打工小伙来说,他们不少人都带着妻子或恋人的照片在工余看看,但更主要的是将思亲恋家之情化为拼命干活、多挣钱的动力。“多挣钱回家看媳妇!”“攒钱回家娶媳妇!”成了小伙子们的口头禅,几乎成了他们工余打趣说粗话的一个主题。在这花花世界里,也有个别人忍不住寂寞,在街头小巷跌入“靓女”设的陷阱,或发生其他性罪错。至于有钱的“大老板”们,有的带家而来成了“超生游击队”,也有个别“泡小姐”的,这在民工口中及报刊上也有所闻。

多头管理漏洞多,这是建筑民工管理中反映强烈的一个问题。目前参与民工管理的,有劳动、公安、计生、民政、城建、工商、卫生等部门。名日多头管理,实际上综合治理的力度很不够。一个派出所的户籍警告诉记者,在他们辖区施工的有上千民工,但去查办暂住证时,人家打的是重点建设工程的牌子,说是某省长、市长批的,结果一个证也办不成。一旦民工中发了案子,连个姓名也不掌握,大大增加了破案的难度。据西安市公安部门统计,近年来全市刑事犯罪中流动人口所占比例直线上升,已由1994年的48%升到1998年以后的70%以上。宝鸡市劳动管理部门反映,民工放假收麦、过年的季节,自行车的被盗率特高,往往是一些被包工头克扣了工资的民工回不了家,就顺手牵羊偷辆自行车骑回去。

在社会保障部门,关注农民建筑工的侧重点则放在用人单位不按规定为外来劳动力缴纳社保基金上。他们说,目前全省各地市的外来民工基本上均未按国家规定纳入社会保险的范围之内。很多建筑单位放着自有职工不用,而大量使用农民包工队,一个重要动机就是想钻政府行政管理上的空子,通过逃避缴纳社保基金来达到降低人工成本、扩大经济效益的目的。这种做法,不仅侵害了打工民工的合法权益,而且造成了社保基金的大量流失,加剧了社保基金的支付危机。据统计,西安市每年社保基金收缴为9个亿,发放为13亿,缺口为4亿。如能将外来劳动力全部纳入社保范围,仅此每年全市至少有1.5亿元以上的社保基金潜力。

农民建筑工带来这诸多的矛盾和问题,只有通过提高他们自身素质,以及健全法制、调整完善社会管理和服务机制的途径来消化,来解决。 本报记者 明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