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现代人过年有三愁
请客 送礼 压岁钱
本报讯 现代人过年,一年比一年过得精致,一年比一年更讲求品质。新世纪的春节理应是人们最开心、最期盼的,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过年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了,要求高了,想法多了就不免生出几分愁来:愁请客上门,愁登门送礼,愁发压岁钱。
吃,作为春节的一大主题向来都十分隆重,自己家的年夜餐,宴请亲朋好友都是春节必不可少的重头戏。自己家吃个团圆饭或亲自下厨或上酒店好办,可请客上门就没这么简单了。一边要操办一桌荤素搭配冷热匀衡的酒宴,一边还要忙着沏茶递烟,真是顾得了这头顾不了那头。好不容易送走了客人,还得涮锅洗碗打扫战场准备明天再战。好不容易过年放几天假,就这样泡在厨房累个腰酸背痛。
春节期间,你来我往,手里总少不了礼品。可如今不像从前,几斤点心几瓶酒就相当体面。如今的人早就吃腻了糖果饼干点心之类,烟酒太俗,水果太滥,送鲜花又怕人家嫌不实惠。送礼可真不是一件简单事儿,要送得够分量、够水平、够品味还得体现出春节的喜庆气氛,真得花一番心思。
压岁钱,作为春节期间长辈给晚辈的一种祝福,本是很有意义很有东方传统特色的节目。而现在的压岁钱对不少人而言却成了一种负担,亲戚的孩子一大堆,这个要给,那个也要给。几十元早已拿不出手,一百元成了最低水平,一趟亲戚走下来,一个年过完,光压岁钱就得上千。不少人攀比心严重,他给一百,我就要掏两百,大人比孩子也比,一些家庭不得不将工资、奖金全搭进去。
春节本该是个轻松温馨的节日,一年到头身心疲惫好不容易能好好休息几天,可还没等放松就涌出几分喜滋滋的春“愁”来。请客、送礼、压岁钱,究竟如何把握,想轻松、想实惠、想热闹到底怎样选择?
本报记者 袁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