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打掉“保护伞”
“中国质量万里行”、“天天3·15”等打假活动席卷中华大地,但假冒伪劣却时有抬头。原因何在?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一些政府公职人员与造假不法分子结成“利益共同体”,充当了造假的“保护伞”。
造成这种打假越打越假的怪现象是因为“保护伞”在做怪,这有两种可能:一是执法不力。一些人或部门为了个人、团体利益,实行地方保护主义,利用职权放纵造假,对造假睁一眼,闭一眼,疏忽职责。不然,几乎路人皆知造假现象偏偏当地有关部门不知道呢?二是公职人员与造假不法之徒搞钱权交易,充当造假者的后台老板。在打假活动中充当“保护伞”现象并不鲜见。一些造假不法之徒,为了逃避惩处,以“重金开路”,惑以美色手段,把少数公职人员拉进来,充当造假者的“保护伞”,为其撑腰壮胆。而一旦执法部门铲除假冒伪劣产品时,“保护伞”欺上瞒下,甚至百般阻挠查处,暴力抗法。有的在造假不法之徒出事后,为其游说求情;有的幕后“遥控指挥”,为造假者通风报信,充当内奸。这种种不法行为使得造假胆子越来越大,拿着法律当“鸡毛”,致使假冒伪劣畅通进市场。
俗话说:正本须清源。从源头抓起,从根本上杜绝假冒伪劣产品,但这仅是治标之策。要治本还必须治一治“保护伞”。因为“保护伞”保护的是违法分子,护的是假冒伪劣产品。“保护伞”严重腐蚀了干部队伍,损害了党和国家利益,危害之烈,甚至超过造假者。因此,坚决要让充当造假“保护伞”的害群之马绳之以法,让他们得不偿失。只有这样,打假活动才能收到显著成效。 (范德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