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1年02月08日
头版
01

因地制宜实施一厂一策 改组改制优化企业结构

我省信息产业实现整体扭亏目标

本报讯 我省信息产业通过深化企业内部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加大资产重组与合资、合作力度,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精干主体,剥离辅助,加快新产品的研制开发等,2000年盈亏相抵实现利润2555万元,整体盈利,实现了三年扭亏脱困目标。

为努力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的目标,省信息产业厅党组不断进行深入、广泛地调查研究,针对各企业不同情况,实行“一厂一策”、因地制宜的脱困策略。西北机器厂采取剥离企业的医院、子校、托儿所、液化气站等7个后勤服务单位,不仅使这些单位做到了自给自足,而且还向总厂上缴了500多万元的利润,大大减轻了企业负担,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2000年企业产销两旺,实现销售收入8205万元,比1997年增长57.33%。陕西金山集团公司调整产品结构,开拓周边国家市场,加大产品出口力度,使产品出口有了较大的增长,去年在消化损失2300多万元后,盈利230万元;陕西烽火集团公司实施“债转股”,并着力研制新型军用电台等高科技产品,军品收入大幅增加,实现扭亏为盈。

不断深化企业改革,加大资产重组力度,进行改组改造,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整个信息产业脱困所采取的力措。11户企业建立了国有出资人制度、法人财产制度和法人内部治理结构,股份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占企业总数的60%,组建了7个具有一定规模和知名品牌产品的集团,并通过吸纳、并购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使之在市场竞争中具有较强优势。如意电气总公司和康佳集团合作组建陕西康佳电子有限公司,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金山集团公司兼并建光机器厂,企业轻装上阵,经营状况明显改善;渭河精密工模具总厂被北京飞达公司兼并,盘活了资产,发展进入良性循环;西京公司对原洛南4厂实行资产“一体化”管理,生产经营不断发展。

通过一系列的努力,列入省237户重点脱困企业的16户电子企业中已有10户脱困,6户大幅度减亏,亏损面由1997年的80%下降到25%。整个行业生产经营形势向更好方向发展。

本报记者 杨子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