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心动魄的24小时
——沈阳“12·20”大案纪实
□文/庾晋
早8时,血案发生
2000年12月20日早8时5分,一声高过一声的呼救声和打斗声,将沈阳玛莉蓝大厦17楼某公司的男职员惊醒。还未待他们开门看个究竟,就听“嘭”的一声闷响,接着就听有人在急促地敲门呼救。他开门一看,竟是满脸是血的邻居赵某和其家保姆贾某,她们惊恐尖叫:“有人抢劫,快报警!”说话间,赵某和贾某就挤进该公司的大门,直奔电话而去。
当日上午7时许,一高一矮两个中年人来到玛莉蓝大厦一楼,要求到17楼的住户王江家。由于当时的时间太早,保安拒绝其上楼。8时许,这两个人又要求到王家。经保安与王江通话,王江同意这两个人上楼。此时,保安方才知道高个子叫王群潮,自小与王江一起长大,彼此很熟悉。谁知这两个人刚进到王家,就与王家三个人厮打起来。在搏斗中,两名歹徒用刀将王妻嘴豁开,又向王妻背部猛刺一刀,王妻身中六刀夺门而出。小保姆在逃出门外时,歹徒朝她开了一枪,她胸部受轻伤。王江是一家塑钢公司经理,47岁,沈阳市某领导的儿子,王妻逃出门后躲进相邻一家公司报了警。王江被歹徒劫持在家,王家的防盗门随即被紧紧锁死。
十几分钟后,沈阳警方和120急救车迅速赶到玛莉蓝大厦的17楼。救护人员将伤者送到沈阳市第202医院,后转医大治疗。8时30分,大批的刑警、巡警、武警,赶到现场,迅速将案发现场控制起来。数百荷枪实弹的警察与持枪劫持人质的歹徒对峙在玛莉蓝大厦,上千市民驻足围观,现场气氛异常紧张。身穿防弹背心、头戴钢盔、手持轻重型武器的反暴队员迅捷地穿梭在大厦及周围的建筑物中,狙击手依次按照指令进入射击点,几只警犬守候在大厦的出口。一架消防云梯车停在大厦东侧,准备随时运送突击队员。
警察很快将周围路段全部封锁,只允许与办案有关的车辆进出。
案犯其人
上午8时50分,警方最后确定歹徒是王群潮和杨宝林两人。
王群潮是沈阳市无业人员,45岁,男,身高1.82米。1981年,曾因流氓罪被判入狱4年。以后,在和平区开了家装饰材料厂,因为经营不善,1994年就黄了。去年8月2日,王群潮闯入沈阳第二百货商店内,用军用手枪将鞋帽部退休女经理关某杀死,抢走人民币1万余元。
2000年12月15日早7时50分,哈尔滨火车站的民警在例行检查“三品”,王群潮手拎一个蓝色手提袋和方便袋走到检查机前,不肯把手提袋放进去,引起民警怀疑。就在民警上前询问时,王突然掏出手枪,开枪击倒民警,另一民警闻声上前,又被打倒。这时先前中弹的民警硬挺着站起来,又中了王一枪,不支倒地。派出所教导员从二楼向大厅急速跑来,又被王开枪击中,随后一名要拦阻的群众也被开枪打倒,王连开六枪打倒四人后逃走。后经医院抢救,第一位中弹民警脾摘除,肝切掉一半,胆被打穿,伤势严重。警方分析,王手中的手提袋肯定有十分重要的东西,因为王开枪后把方便袋扔了,但死死护住手提袋。
公安部当即下发通缉令,通缉王群潮,12月15日王作案后潜回沈阳。全市基层民警不分昼夜分头堵卡,几天下来,疲惫异常。铁西刑警大队接到市局领导指示,开始在王群潮一个亲属家守候,准备缉捕王。
20日早8时10分左右,王突然将电话打入亲戚家中,告知自己在王江家中,已将王江关在室内。正在守候的铁西刑警大队查到电话后,立即赶往玛莉蓝大厦。9时,沈阳市刑警大队反暴大队民警已赶到现场。铁西刑警、和平刑警与反暴队员守候在室外。
与王群潮在一起的歹徒叫杨宝林,40岁,也是沈阳市人,结婚刚刚一年,有一个不满周岁的孩子,与王群潮是狱友。
从上午9点到12时许
辽宁省公安厅厅长李峰、沈阳市公安局局长杨加林等领导陆续赶到案发现场,在19楼设立了解救人质临时指挥部,紧急商讨营救人质方案。警方首先将房内煤气切断,欲强行破门,恐持枪顽凶对人质下毒手,方案未定。
后来警方找来王群潮、杨宝林的多名家人,劝说歹徒放弃抵抗,与警方合作,争取宽大处理。歹徒的态度很坚决:一定要鱼死网破。杨宝林的妻子在王宅门边苦苦哀求杨不要与警方对抗下去了,但室内无人应声。
一名身穿米黄色格子皮衣女子,被警方找来与歹徒电话谈判。据说这位王群潮的女友说:“如果你这样,我们还能见面吗?你为我想,你应该相信他们(警方)的话。”“我不!”王群潮回答。女的说:“我不希望这样结束。”此时王说:“你要照顾好你的母亲。”女的说:“你信不着他们(警方)的话,怎样沟通呢?”王群潮表示不相信,并说女友在骗他,表示要和老太太(女友的母亲)说几句话,过不多时,王群潮通了话,叫了两声“妈”,在电话中表示出要与警方周旋到26日再出门,并说自己已心灰意冷了。
9时40分,市治安警察支队负责爆破的民警及化学专家等有关专业人士,也先后赶到案发现场,电光弹、生命之爪等“重武器”也都到位。只等设在19楼的指挥部一声令下,就迅速出击,解救人质。
11时20分,沈阳市公安局局长杨加林及刑警大队领导先后与凶手对话。凶手王群潮称自己身上有炸药,要出楼,如果不配合就要引爆炸药,要求警方给他们提供出租车以便逃离。警方果断决定放其出门,并在玛莉蓝大厦周围设定了三个射击点,一旦凶手走出楼便立即将其击伤活捉。但是狡猾的歹徒凶手又改变主意,决意不出门,防止警方从对面的楼上瞄准射杀,把南侧的窗帘全拉上了,并声称自己备有烈性炸药,在门口、窗口都已布置好了。
临近中午时分,反暴队员持枪带警犬进入大厦内,随时准备对付顽凶。
交通警察及派出所民警在现场维持秩序。随着对峙时间的延长,气氛显得愈加紧张。尽管警察一再劝说,围观的市民仍不断地往前拥。还有几个年轻人是专门打车到这来的,一站就是几个小时,说非得看看歹徒怎样被抓到不可。随着营救方案的不断修改,警察也在频繁调动,不断有应急设施被运进大厦内,围观的人群也不断出现骚动。
12时30分,歹徒突然从窗口将数万元的百元大钞抛出,企图引起楼下群众的混乱,乘机逃脱。但是,由于现场被警方封闭较好,百元大钞只是寂寞地在空中慢慢落地,歹徒阴谋未能得逞。
王江的妻子
接着,记者在医大急诊室里见到被劫持人王江的妻子赵某。她浑身是血,躺在急救车上,她的几位朋友和亲属正焦急地守候在旁边。
20岁的保姆贾某被枪击伤乳房,而46岁的赵某则是面部被划伤,嘴唇被划开,右胸被扎成血气胸,深达5厘米,左臂中两刀,背部被刺两刀,其中背部一刀是直冲要害的。医院为她进行了急救手术,到当天中午,赵某脱离了生命危险。
从下午1时至第二天凌晨7时
2时左右歹徒再次抛撒数万元人民币。
3时左右防暴警架起消防车部署强攻,但因楼层太高,担心危及人质安全便未行动。
下午3时10分,人质的房间里突然传出3声沉闷的枪响,随后一切都归于死寂,打电话根本无人接听。指挥部紧急研究,认为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王群潮与同伙杨宝林因互不信任而发生矛盾,王群潮开枪杀了杨。另一种可能就是王群潮杀了人质与杨宝林,然后开枪自杀。考虑到人质的安全,警方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晚5时许,天已完全黑了下来,解救人质进入了不利时期。与王家仅一墙之隔的某公司办公室里聚集了大量的荷枪实弹的反暴刑警,在王家门前走廊的两侧,则由4名反暴刑警把守着。晚5时20分,玛莉蓝大厦8户居民中的最后一家撤离开了大厦。5时25分,临时指挥部终于下定决心:从门口和间壁墙处爆破缺口,强攻进入室内救出人质。5时30分,各部门都做好了进攻前的准备工作,守卫在一楼的刑警立即将应急灯送上19楼的指挥部,作为进攻时用。
7时,由于一些技术方面的原因,强攻方案没能实施。指挥部向室内灌一氧化碳熏倒歹徒然后救出人质的方案,也因难以把握尺度而迟迟未能实施。8时左右,遭枪击保姆被从医院接到现场向警方介绍室内地形。9时30分,警方施放毒气制服歹徒方案因楼层太高,房屋面积太大(约500平方米),最终未能实施。
晚10时许,驻沈部队某部的工程兵专家赶到现场,提出灌一氧化碳救人,也因易引起二次爆炸和火灾未曾实施。
晚10时左右,临时指挥部下令凿墙入室,解救人质。从21日凌晨开始,手握铁锤和钢凿的民工一直在紧张地凿墙。
21日清晨7时整,两个0.5平方米的洞终于被打通,17楼的入口是王家的衣柜后面,18楼的入口是王家的洗澡间。清晨7时10分指挥部一声令下,刑警冲入室内。只见室内静悄悄的,没一点声响。人质王某穿着衫衣,卧倒在大厅的乒乓球案侧,头部中枪,已死亡多时。而在王某的卧室里,王群潮身上盖着自己的黄大衣,子弹从口中射入,也早已毙命。另一歹徒杨宝林也头部中枪,倒在王群潮的身边,尚有一丝气息。
后经突击审讯,杨宝林供述了与王群潮共同实施入室杀人的犯罪事实:12月20日8时许,王群潮伙同杨宝林各持手枪和匕首窜至王江家中入室行凶,遇到反抗,二人遂开枪将王某杀死,之后在警方强大的攻势面前,王群潮畏罪自杀,杨宝林自杀未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