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铸伟业
——记前进中的宝鸡县医院
炎帝故里——宝鸡是一个神奇的地方。相传秦文公在山上狩猎,忽然飞来一只神鸟,形似雄鸡,光彩夺目,啼声雷动,后化为石,在渭河对岸的山峰高高屹立,秦视为吉祥,便神明般供奉。或许受这种传说的影响,在宝鸡县医院职工身上也闪烁着五彩斑斓的光环。
宝鸡县医院始建于1949年,50年的沧桑,经过几代医务人员的不懈奋斗,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预防、教学、科研、急救、康复治疗为一体,学科齐全、功能完善、技术力量雄厚的二级综合医院,也是西府大地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随着宝鸡经济的腾飞,医院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现有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开设病床260张,设有17个临床科室,7个医技科室和14个职能科室。全院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20名,中级专业技术人员76名,初级技术人员200多名。近年来,医院以创建市级文明单位为目标,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人才为基础,积极深化医院改革,努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医、教、研等各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年门诊量达12万人次,年收治病人7200人次,完成各类手术920余例,出入院诊断符合率达99%。医院先后被卫生部命名为二级甲等医院和爱婴医院,被省消费者协会评为“消费者信得过单位”,被宝鸡市政府命名为“卫生先进单位”,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和“园林式单位”,多年来被市卫生局评为创佳评差“最佳单位”,最近又被推荐为“陕西百杰”单位。
严格管理是巩固质量的前提
近年来,宝鸡县医院全体干部职工以抓精神文明建设为动力,按照市、县卫生局关于开展“三学一创”、“创佳评差”活动的规定,通过加强门诊和急诊工作这两个“窗口”阵地的建设,使医院的门诊工作取得新成绩,在市、县的综合检查中受到好评。
针对当前一些医院因门诊管理不善而影响医疗服务质量的问题,宝鸡县医院加强了门诊管理力度,除两个门诊办公室加强日常管理,及时传达医院周会及有关文件精神,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外,医院加强了对门诊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几次召开门诊管理专题会议,针对门诊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措施,特别是在劳动纪律方面加强了考核管理,确保了医院门诊岗位的落实;他们把门诊管理列入行政大查房的重要内容之中,坚持现场办公,发现问题,当场解决;不断改善门诊就医环境,为门诊增设划价、收费窗口6个,并对门诊挂号、划价、收费、取药实行微机管理,他们还在门诊划价及药房增加了显示器,病人可以直观地看到自己药品数量、价格,增加了病人的信任感。
急诊院前急救工作是医院门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加强对急诊工作的领导,不断增添完善急救设备,确保了医院绿色生命通道的畅通。医院还加强了急救队的训练,制订了急救方案,使医院院前急救工作应急能力大为增强。特别是在处理“9·20”交通肇事磻溪及连村交通事故中,充分发挥了医院急救作用,挽救了伤员的生命,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
加强安全意识和人才培养是医护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大潮中,宝鸡县医院一班人深刻认识到,没有安全就没有质量,没有质量就没有效益,他们始终把医疗安全放在一切工作之首,一是坚持经常性的警钟长鸣,使全体职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医院经常利用周会、科主任例会、行政查房机会组织大家学习有关医疗安全方面的材料,从中借鉴经验吸取教训,做到防患于未然;二是狠抓医疗操作常规的执行,由主管院长、医务科、护理部负责同志坚持经常性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三是修订创建放心药房制度,在药品器械采购上严把质量关,杜绝“三无”产品进院。去年他们针对县卫生局提出的在全系统开展“质量效益年”活动,加强了医疗安全和医技工作,狠抓“三基”、“三严”培训,促进了医疗质量的全面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谈及作为现代企事业单位挥之不去的人才这个话题时,张院长语重心长地说:“这几年,我们始终按照‘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办院思想,积极培养实用型人才……”仅去年一年他们先后派出50人次参加各种短期培训学习班,并送6人到西安交大一附院、二附院和省儿童医院进修,为医院培养了大批有特色专长的人才。他们还组织本院人员讲课10次,邀请省、市专家教授来院进行学术讲授10次,通过传、帮、带的方法,开展了一批卓有成效的新技术、新疗法,在医疗工作中收效显著。
优质服务是医院文明窗口的具体体现
护理工作是医院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宝鸡县医院把抓好护理队伍的思想建设和业务技术提高作为护理工作的首要任务。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下,先后派出10名护士长和骨干参加了省、市举办的整体护理学习班,回院后进行二级培训,使全院整体护理知识理论培训面达到100%。在抓好人员培训的同时,他们在所有病区和手术室推行了整体护理,护理病房数达到100%。整体护理的推行改变了旧的被动的护理模式,拉近了护理人员与病人的距离,密切了医患、护患关系,两次住院病人满意度平均达到98.2%,点名表扬医护人员的表扬信和感谢信越来越多。医院开展的医疗扶贫和“三下乡”活动也给该院的精神文明增添了新的内容。一年来,全院共组织医疗下乡活动8次,义诊3860人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38912份,还向县功卫生院捐赠了一台价值3000多元的医疗器械。医疗队所到之处,深受当地政府和群众的欢迎。去年他们还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培养医务人员32人,接收各大、中专院校实习生88人,发挥了县级医院的教学功能。
一滴水可以映全日,正是因为宝鸡县医院抓好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创佳评差”、“三学一创”活动,使医院医德医风建设取得新成果,一年来他们按照省、市、县、卫生部门的要求,结合近年开展的纠风和行风评议工作,把这一系列活动有效地融入医疗工作之中,其做法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
医院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去年他们又增加了妇科、内科等专家门诊,坚持科主任及副高职称以上人员门诊工作制度。在抓优质服务的同时,也重视对医疗设备等硬件设施的完善,他们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先后添置了投影仪,幻灯机及远程会诊系统,彩超等设备。2000年4月,全身CT机的运行填补了宝鸡县无CT机的空白。今年,投资130多万元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也即将投入使用。
在结束采访时,张院长充满信心地告诉记者:“今年我们将继续加大管理力度和院内人事改革力度,积极拓宽医疗服务面,尽快使腔镜业务在我院展开,并开展介入放射学、CT引导下穿刺取活检、胃镜、肠镜取活检及显微外科、眼科等技术的推广,使我院医疗质量再上台阶。在新的世纪里,我们将继续以最佳的服务态度,最合理的医疗价格,热情周到地为病人做好全方位的服务。”我们祝愿宝鸡县医院在院长张世伟、党总支书记朱鹏君、副院长商让成、张秀霞、马广才的领导下,紧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精诚团结,开拓进取,铸造更辉煌的业绩!
(宋健 宋一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