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1年03月19日

陕西工人报企业形象 碧血丹心染绿黄土高原 科技兴烟振兴吴旗经济 乡企改革创佳绩 周都水泥铸辉煌 陇海线上一颗璀璨明珠——宝鸡车辆段

当前版:第A4版:企业形象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企业形象
04

碧血丹心染绿黄土高原 科技兴烟振兴吴旗经济

——记奋进中的吴旗县烟草专卖局(公司)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省近几年的财政深入排行榜统计,烟草行业的利税多次名列榜首。这也说明,烟草业是我省的支柱产业之一,这仅仅是烟草销售值得定义。如果从发展农村经济,开发现代高效农业,带动其它相关产业的角度去估算,那更是无法用数字来衡量的。为什么陕西烟草业能在各方面重压下取得好效益,因为在这个产业中从烤烟的种植到成品烟走向市场有许多烟草机构和精英在默默地奉献着。吴旗县烟草专卖局(公司)便是为陕西烟草事业作为重要贡献的明星企业之一。

自然环境恶劣,十年九旱,沙尘暴、冰雹、霜冻常年肆虐,加之塬高坡陡,土壤贫瘠,作物生长的必备元素氮、磷、钾具缺,所以,有人断言吴旗县属烤烟非适宜区,可是具有高原精神的陕北汉子,硬是不信邪,他们和老天作起艰苦卓绝的斗争。

吴旗县地处延安市的西北部,与毛乌素沙漠接壤,沟壑纵横,荒塬起伏,自然环境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自古以来,这里的人都是以原始的耕作方法,靠天吃饭,所以,多年来吴旗的经济难以得到质的飞跃,群众的生活还处在温饱线以下。因此,为了振兴地方经济,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县政府毅然决定在吴旗的洛原乡、金佛坪试种烤烟,当年种植了34亩,产烟叶4000公斤,亩产110多公斤,这足以证明吴旗县是能够种植烤烟的。为使烤烟生产在全县推广,形成产业化优势,吴旗县1988年挂牌成立了烟草公司,并任命具有市场意识和开拓精神的杜碧涛为经理。这个出生于共和国前夕的杜碧涛工程师,曾以自己丰富的知识技能,和以事业为本,以奉献为荣的精神,为吴旗的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正因为他在水电局和自来水厂所做出的成绩,使吴旗县领导将组建烟草公司的重任又压在他的肩头。

通过他们多方努力,吴旗烟草公司的牌子挂起来了。可是,一无资金,二无场地,三无经验可取,但具有黄土雄风的吴旗烟草公司的全体职工,仅靠借贷来的五万元,一孔窑洞和三张办公桌在黄土高坡上进行艰苦创业。他们走乡串户,鼓励农民开展烤烟种植,1989年县政府决定在吴仓堡、五谷城等8个乡镇52个行政村大面积种植,并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予以支持,当年种植1600亩烤烟。可是由于管理措施的差异,年终结果也有天壤之别,最高区块亩产均收入783元,最低亩产均收入60元,相差十多倍,烟农收入最高达2000元,最低收入仅40元,相差50倍。究其原因,主要是烟农投资少、经营粗放,最主要的是技术跟不上。这些劳作一年的农民,看到收效甚微,叫苦连天,有的烟农认为种烟不如种粮划算。所以,刚刚起步的烟草种植业又陷入了尴尬境地。90年种植面积从89年的1600亩下降到600亩,初出茅庐的失败,为吴旗县烟草业蒙上了一层阴影,也深深震撼了烟草公司一班人的心。他们在县领导的关怀下,杜碧涛认真地审视了吴旗烟草种植的现状,总结了管理上的经验教训,找出了烤烟产量不均衡,产量低下的原因。所以,他深知,要让吴旗的烤烟得到发展,必须走科技兴烟之路。

吴旗县烟草公司在县委、县政府的关怀支持下,依靠科技进步,改善烤烟生产条件,加强烤烟的科学种植和管理,使烤烟的产量、质量年年迈上新台阶。

吴旗县始终把发展烤烟生产作为振兴农村经济支柱产业来抓,但他们深知吴旗自然环境对烤烟生产的影响。这里年降水量仅为488毫米,而且多集中在7月下旬至8月下旬,要使烤烟获得优质高产,首先必须解决灌溉问题,所以每年投资大量资金购置灌溉设备,树立“天大旱、人大干”的抗灾夺丰收思想,发扬“千里百担一亩苗”的精神,切实调动广大烟农抗旱的积极性。其次根据本地区冰雹灾害的频繁发生,全县配备了几十处防雹点控制了雹灾的发生,为烤烟生产提供了保证。

针对烤烟生产季节性强,科技含量高、物化投入高的特点,公司始终把重点放在技术人员的培养上。采取了“请进来技术,送出去培训提高”的办法,先后聘请了60名专家、技术员深入田间地头给烟农传授技术,又选派10多名职工到专业学校学习培训。还请多名专家、教授先后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40多次,参加培训人员一万多人次,发放学习资料3万多册,使95%以上烟农掌握了烤烟生产技术。在吴旗县形成了县有技术中心、乡有技术小组、村有技术骨干的技术网络。近年来,烟草公司在杜碧涛的带领下,坚持生产人员常年下乡包片蹲点,同烟农同吃同住,手把手地指导烟农,使烟叶生产技术措施能够及时到位,全面推广了省烟草专卖局提出的八项新技术,和分公司提出的涕灭威、茅敌、远红外线涂料三项高新技术的普及推广,公司先后召开三项技术现场培训巩固会三十多次,印发技术资料1500份,培训烟农1500余人。使三项技术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和普及。涕灭威春季结合烟田起垅使用率达到就100%。不仅有效地防治蝼蛄、地老虎等地下害虫,而且通过植株吸收传输达到抑制烟蚜发生。芽敌也受到了良好的效果。远红外线涂料经过实验证明,其不仅能够提高烘烤质量,而且每炉烘烤时间缩短15个小时,节约用煤15%,降低了生产成本。为了提高烤烟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烟草公司在加强对烤烟生产管理的同时,积极推行实用技术和科学种植技术,首先是全面使用优良品种,全县共种植5255亩烤烟,优良品种达到了100%。二是全面推广使用中棚两段式育苗技术,他们使用了火道温床,中棚母床育苗技术和冬暖式温室中棚母、子床育苗,达到了早育、早栽、培育壮苗的目的。全县中棚育苗660棚,中棚假植1375棚,占总育苗的100%。三是切实加强配方施肥技术。坚持以基肥为主、基肥追肥相结合,以无机肥料为主,无机有机相结合,以磷、钾肥料为主,氮、磷、钾相结合的“三为主、三结合”的施肥原则。全面推广浅施还苗肥,深施底肥的双层施肥技术。四是进一步深化膜下移栽技术,普及膜下大坑深栽技术,有效地克服了烟苗早期积温不足,达到防御春季低温、霜冻、干旱危害的目的。五是积极适应市场要求,推行打掉下二棚烟叶和二次打顶技术,从而使全县中上等烟叶比例大幅度提高。六是严把山间成熟采收工作。使烟叶的质量稳步提高。

正因为在吴旗县烟草公司全体员工的精心努力下,使连年烤烟种植获得了丰收,广大烟农从中得到了实惠。洛原乡刘河湾村村民蔺彦恩,几年种植烤烟累计纯收入达4.9万元,庙沟乡中台村村民齐岗,种植烤烟纯收入达到4.2万元,使80%的农民告别了贫困奔向了小康。这些事例不胜枚举,极大的刺激了农民种植烤烟的积极性。现在吴旗县烟草种植已经从行政种植走向了自愿种植。

吴旗烟草专卖局(公司)从艰难起步到蓬勃发展,走过了一条艰辛而曲折的路子,为吴旗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陕西的烟草工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并为陕北的传统农业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吴旗县烤烟种植起步晚,自然环境又差,可是庆幸的是县委、县政府选择了一个具有开拓意识的带头人,正是他推行了外塑形象、内强素质的管理模式,使职工的素质得到了提高,在6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中大、中专文凭人员占80%以上。正是这批技术力量才推动了吴旗烟草事业发展。目前,吴旗烟叶生产已经步入高产、优质、高效的路子,成了优质烟叶生产基地。烟叶开片大、成丝率高、填充性好、油分足、光泽鲜、弹性好、内在化学成分协调、等级量高,几年来调拨等级合格率接近100%。在烟叶市场属抢手货,深受厂家的欢迎,并创出了吴旗烟叶的名牌。连续三年创造了陕西省三个第一(亩产量、亩产值、斤均价)。95年度在陕西烟草会议上做了经验介绍,并在该县召开了现场会。96年省政府领导号召学习吴旗“科技兴烟”经验,并于当年12月在吴旗召开了延安地区首届烟叶质量攻关研讨会。陕西省延安市烟草专卖局表彰奖励了1996年度扭亏增盈科技兴烟工作先进单位的决定中指出:“吴旗县烟草公司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整体生产水平,平均产量亩产值名列全省榜首”,特授予“科技兴烟先进单位”。连续十二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单位”。连续五年被市局评为“科技兴烟”先进公司。连续三年被省局评为“烟叶生产收购”先进单位。1999年被市人民政府评为“重合同、守信誉单位”同年还被评为“市纳税先进户”。2000年被延安市人民政府授予“先进集体”。这些值得吴旗人骄傲的荣誉,记录了吴旗烟草公司人奋斗的足迹,也映出了一个共产党员为老区人民奉献的殷殷心血,同时党和人民也给了杜碧涛局长诸多荣誉,他多次被评为先进人物,并被推选为延安市人大代表和吴旗县人大副主任。

吴旗烟草专卖局不仅管理着全县的烟叶生产,而且经营着卷烟的购销业务。通过他们的努力,逐步形成了农村网点为主的销售网络,全年销售卷烟3000多箱,实现销售额1500余万元。使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现公司已经从一个“一眼窑洞、三张桌子”的困境中走了出来,拥有固定资产1000余万元,办公场地4000平方米,有职工68名,技术员30多名的县主要企业。

在新的世纪里,吴旗县烟草专卖局在局长杜碧涛的领导下,迎着即将入世的春风,决心用碧血丹心染绿黄土高原,用科技兴烟振兴吴旗经济,为老区人民步入小康生活而奉献力量。

(张民翔 刘冰)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