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松柏不负姚国珍
又是一年芳草绿。国营东方仪器厂办公大楼前的雪松在春风中有节奏地晃动着高大的身躯,雪松是在八十年代中期大楼竣工时种下的,刚种下时,高不盈尺。岁月轮回,转眼十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苗,如今都已长成了高过楼顶的大树。自然地,人们想起了种树人——姚国珍。
姚国珍原本在江苏省农科院工作,七十年代初离开南京来到这荒山沟里参加三线建设,1984年,领导让她负责工厂的绿化工作。
从此,她一顶草帽伴风雨,一把铁锨上下班,早晚与几个民工为伍。热加工车间周围,大密度种植夹竹桃等植物,以吸附有害物质;装配车间周围,大量种植常绿乔木,以净化空气;冷加工车间周围,广泛种植各种木本花卉,以营造赏心悦目的轻松环境;厂区四周山坡,大量种植松柏和速生灌木,以防涝固土。犄角旮旯,沟沟岔岔,或花坛,或喷池,或依山而建,或就水而造;团团簇簇,高低错落,参差相宜。
姚国珍在厂区荒凉的山坡上,组织栽种松树一万多株,如今早已连片成林。尔后,又开发了一片果园,栽种了300多株桃、李、桔等优质果树;从1986年开始,每年可收获水果几千斤,最多时达到一万多斤。以致于多年后,许多职工以登山采摘并品尝她种的水果为一大乐事。
她的绿化杰作还有很多。令人最不能忘怀的是,她利用装配车间后面的一块闲置空地,建起了苗圃。为工厂引进培育桂花、楠木、玉兰等珍稀树种,扦插冬青树苗一万多株,除自用有余以外,还外销其他单位。她还因陋就简地盖起了花房大棚,室内可搞育种,房顶可养鱼。简直是一种典型的庭院立体绿化模式。
冬去春来,寒暑几度。人们发现,厂区面貌变了:春有桃李争艳,夏有梧桐遮荫,秋有丹桂飘香,冬有腊梅怒放。从那以后,大凡逢年过节,一些职工总少不了拿上相机,扶老携幼,来到这些景点摄上三两张。
前几年,姚国珍到了退休年龄,回家当奶奶去了…… (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