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1年03月26日

陕西工人报企业形象 做一流学问 创顶尖技术 抓机遇 促发展 跨世纪 创辉煌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企业形象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企业形象
04

做一流学问 创顶尖技术

——记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先进个人、西安交通大学先进制造研究所所长卢秉恒教授

提起歌星、影视明星的名字,也许人人皆知,可提到教授或科学家的名字人们往往都感到陌生,卢秉恒教授就是这样一个默默无闻在科学崎岖的山路上奋力攀登的人。他和他研究所的同志们在国家“九五”科技攻关中建立了显著的功勋。他们承担的“激光快速成型制造研究开发”及“西北RP&M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两项攻关课题均通过验收,提前超额完成了攻关任务,形成了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并已实现了产业化生产。其中快速成型若干关键技术及设备、激光固化快速成型机与光固化树脂两项成果分别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和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因这两项成果所产生的巨大的社会作用,他本人也在全国成千上万个科技工作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中20个有突出贡献者之一受到科技部的表彰奖励。

快速成型制造(Rapid Prototyping & Manufac-turing)是80年代末及90年代初在美国开发的高新制造技术,其重要意义可与数控技术(CNC)相比。该技术采用材料累加的新成型原理,直接由CAD数据制成三维实体模型。这一技术不需要传统的刀具、机床、夹具,便可快速而精密地制造出任意复杂形状的零件模型。RP模型可用于设计评估和性能试验,也可以进一步翻制成模具,使企业形成批量生产能力。用RP&M技术制造模型,可使成本下降为数控加工的1/3~1/5,周期缩短为1/5~1/10。RP&M是一个由CAD(或三维测量)→模型→模具→批量生产的高效率集成制造技术,能极大地提高企业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面对世界市场的激烈竞争,开发能力已成为企业能否生存发展的决定因素。RP&M技术在我国的开发与产业化、工程化应用,将以高新技术更新我国传统的制造业,给汽车工业、家电工业带来快速开发能力,支持这些支柱产业的发展,RP&M也将发展成为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因此,本项目对家电、汽车、轻工、动力机械、造船、航空航天、建筑、军工及医疗康复等产业均有带动作用,可为这些领域行业提供快速产品开发能力,降低其新产品开发费用和周期。

RP技术是卢秉恒教授1993年在美国了解到的,他清楚这一技术对我国制造业的重要意义,毅然放弃美国教授的挽留急于回国开展这项技术的研究。这一重大课题后来被列入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为了攻下这一难题,卢教授可以说是夜以继日的工作着,办公室、实验室几乎成了他的家,节假日几乎都是在实验室度过的,一干就是深夜二三点。在他的带动下,研究所形成了一个勤奋奉献,勇于攻坚的群体。作为课题负责人,卢教授提出的口号是:“做一流学问,创顶尖技术”。

制造是一个传统学科,这一传统学科只有融入计算机、信息、生物等多个学科进行交叉才可能实现技术突破。激光快速成型本身就是机、光、电一体化技术,因此需要多学科人才共同努力。在攻关中,卢教授把化工、材料、锻压铸造、自控、计算机、高分子及数学各学科的教师、博士吸收到课题组,共同攻关。人才交叉的优势,使他们在短时间内掌握了RP的主流技术,完成了激光成型机及光固化树脂的开发。三年内缩短了与国外10年的差距,用很少的投入完成了美国3D公司等花了大量研发费所达到的成果。

RP技术是一项先进技术,但也是正在发展中的技术,卢教授明白,攻关的成果如果不尽快产业化,将可能因国外技术的发展而使成果老化过时,大家艰辛的努力将付诸东流,或者像不少技术那样,仅仅起到使进口技术降价的作用。成果出来了,如何使自己的科研成果尽快为社会服务,变成生产力成为卢教授最心焦的问题。

考虑到这一成果对加快我国机电产品开发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大意义,加快产业化进程,他决定走自行产业化的路子。这是高附加值产品,加工量不大,他们采取研发和装配生产加工在外,以建立应用示范基地和开展学术活动来开拓市场的做法,投入很少的资金就开始了滚雪球生产。创新是科研的灵魂,唯有创新的成果才能在竞争中获胜。他们开发的被誉为国际首创的紫外光固化成型机一问世,就赢得了不少用户。截止目前已销售15台,台湾已订购4台。这一产品在世行贷款招标中一举中标4台。2000年产品销售额达到1000多万元。充分显示了高新技术的市场发展潜力。

卢秉恒是我国最早开发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研究的学者之一。目前,他所领导的西安交通大学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是国内开展RP&M研究和开发最有成效的单位,也是国内唯一开展光固化成型技术和RP&M集成技术研究,开发出反求、CAD、RP和快速模具制造(RT)集成制造系统的单位。他们提出的分层制造中结构变刚度、面收缩中心及分布应力的概念,为研究增材制造过程及其精度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关于RP&M的研究,发表论文100余篇,EI收录30篇。研究所综合机、光、电、高分子材料等诸科技术,完成了激光快速成型机、紫外光固化快速成型机、光固化树脂和四种快速制造模具设备的开发。激光快速成型机、光固化树脂和石墨电极研磨机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紫外光固化快速成型机以新光源及光路系统为特征,使设备成本下降为1/5,运行费用下降了一个数量级,属国际首创。申报发明专利一项。卢秉恒教授以自行开发的技术和设备为基础,形成了一个集成的RE/CAD/RP/RT系统技术,列为“九·五”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指南项目。利用这一集成技术他又创建了西北RP&M生产力促进中心,为50余家企业进行了工程服务,使企业新增产值近2亿元。这一技术成功用于节水农业微滴灌关键器件的开发,形成了国内领先的成果。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了快速成形成套设备的产业化生产。激光快速成型机、紫外光固化成型机及光固化树脂三种产品获得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证书,销售额已达1000多万元。紫外光固化成型机已销往台湾、东南亚各地。负责“九·五”攻关计划两项,因成绩突出,2001年获得科技部“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优秀成果和“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突出贡献者(全国20人)表彰奖励。在RP&M的研究方面,作为负责人他主持了两项国家“九·五”重点攻关项目,“激光快速成型制造技术研究开发”和“陕西RP&M服务中心建设”,一项陕西省重点攻关计划“激光快速成型关键技术研究”,西安地方攻关计划1项。负责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和863/CIMS基金1项。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863/CIMS基金2项。目前,研究所已发展为有工作人员85人,1500多万资产的RP&M技术研发基地。

卢秉恒教授善于团结不同学科人才共同研究,也善于团结带动青年学者共同工作,鼓励青年教师大胆负责,勇于创新,出主意支持他们申报课题。在报酬、荣誉的分配方面充分体现他们的贡献。从而形成了一个吸引人才、重用人才、培养人才的良好氛围。近年来吸引了2名留学归国人员,4名博士后。研究所6名骨干均在40岁以下。其中4人获教育部青年教师优秀科研和教学基金及教育部骨干教师基金,1名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2名提前晋升教授,2名评为博导。

卢秉恒教授有11年企业工作经历,长于工程应用推广。他的研究工作非常注意工程背景和工程应用,对研究生的要求也注重实验及设计能力,注重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形成了一个注重实践,勤奋务实,敢于创新的学术氛围。

(方军 特立)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