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优兴业 以快取胜
——记陕西航天建筑工程公司第十项目经理部
西部大开发使陕西成为了一块热土,由东到西,由南至北,一项项重点工程遍地开花,使陕西的经济发展犹如燎原之势,直令这块已有三千多年人类文明的皇天厚土喷薄出青春的活力,使三秦大地的第二个春天充满了迷人的风韵。
君不见,八百里秦川到处都是林立的工地,修路架桥,盖楼建厂,一座座大厦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通向远方。而在这千军万马的建设者之中,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飘红三秦大地,它就是——陕西航天建筑工程公司。
这支建筑行业的奇兵劲旅一路风尘地向我们走来。在它的身后:西安航天部210所科研大楼、航天部067基地150厂房、国家审计署西安特派员办事处办公大楼、开元大厦、陕西省投资公司综合大楼、西安宏泰大厦、电子科技大学科技楼、西安伟业大厦、陕西电信局1号住宅楼、陕西商检办公大楼等一大批省优良工程和西安市优质样板工程已星罗棋布地点缀在西安的东西南北,向所有看见它的人们无声地诉说着陕西航建人的骄人业绩,骄傲的展示着陕西航建人的迷人风采。
雄厚的实力
采访陕西航天建筑工程公司第十项目部设在西安南二环畔“西安市工商局1号楼”建设工地的该项目经理王广利时,这位在建筑行业干了几十年的汉子谦虚地说:“还是说说公司吧!项目部只是其中的一个,不足挂齿。”
这我们不能同意。陕西航建是一个整体,每个项目部都是其中的一分子,没有这一个个项目部的业绩,何来陕西航建这个高大的企业形象呢?
当然说陕西航建的一个项目部,同样也不能不讲一讲陕西航建的这个整体。
陕西航天建筑工程公司始建于1965年,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部队。1984年“兵改工”编为航天工业部所属的建筑施工企业。
在30多年的创业历史中,曾承担过国防军事工程、国防科研基地以及机械、冶金、纺织、商业、旅游以及城市改造等众多领域的施工任务,足迹遍布山西、安徽、河北、北京、陕西等地。公司改建10多年来,正赶上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大潮,这为这支具有优良传统的队伍提供了一个可以展示自我的广阔空间。他们以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将我国航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谦务实、勇于登攀”的传统精神与企业实际相结合,形成了自己“勇于吃苦,敢打硬仗,善于攻坚,突击力强”的优势与特点,通过严密的科学管理和强有力的竞争实力,使企业步入了良性循环的发展快车道。目前,公司拥有职工3500余人,总资产达3680万元,年建安产值近两亿元人民币。
特别是近几年来,公司以改革开放为契机,以市场经济做导向,加快了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建立起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体制。并率先在西安地区建筑行业中实行“项目施工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公司以“团结、发展、竞争、务实”的企业精神为旗帜,坚持“抓工期以快取胜,抓质量以优兴业,抓管理提高效益”的经营方针,并以“立足航天,面向社会,用户至上,质量第一”为服务宗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受到了上级主管和用户的广泛赞誉,所承建工程的优良率达85%以上,有100项工程被评为陕西省和西安市优良工程和优质样板工程,公司一跃成为西安市质量明星企业,并顺利地通过了IS0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付出总有回报。陕西航天建筑工程公司的杰出贡献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他们先后被评为“中国最大经营规模建筑企业,国防工业系统第10名”,“AAA级企业信誉等级”和“AAA级企业质量信誉等级”,以及西安市“先进施工单位”、“陕西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陕西省创建文明工地先进单位”和“全国工程建设管理先进单位”等称号。公司已成为一支业务素质好、施工能力强、有一定信誉的具有国家一级技术资质等级证书的国有大型建筑施工骨干企业。
优质的奉献
建筑工人的奉献,就是给社会创造优质的工程,以一流的管理和施工奉献给社会优质的建筑产品就是他们高尚无私的襟怀和崇高的追求。
采访公司第十项目部时,趁着主人忙着处理文件的空闲,我们浏览了工地上的一些标语口号,那最醒目的当属六个大字“责任重于泰山”。什么是责任呢?又映入眼帘的一句话是航建公司的企业理念:“认认真真地兑现你的每一项承诺。”这一定是责任,可又承诺什么呢?还是一幅标语告诉了我们答案:“以快取胜雷厉风行,以优兴业精益求精。”……
不知主人是否同意我们这么去理解并将其串成以上文字。但阳光下那逐渐拔地而起的高楼,工地上那忙碌操作的身影都给了我们一种感受:他们是在用智慧的心血和辛勤的汗水铸就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奉献着自己的理想信念。这就是众多航建人的一个缩影,也是许多工地的一个代表。
项目经理部书记陈英松说:“在工地张挂标语,宣传企业理念和信心是我们政治思想工作服务经济建设一个中心的一种尝试,事实证明,这种形式上的延伸,效果很好。”
航建人抓经济建设不忘思想工作,这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或许就是老牌国企的一种强大优势。
会议室里“以发展为主线,以改制为活力,全面提高管理水平”的横幅更让我们感到了在航建人心目中的追求与目标。治企、兴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已成为了所有企业所共同的追求,航建人的创优实践也充分演绎了他们为追求企业发展所呕心沥血的奋斗精神。
在公司2000年度质量管理体系评审会上,公司总经理杨永江曾讲:“2001年是公司的管理年,贯标是走向建筑市场的通行证,是企业质量和实力的反映。企业文化和企业实力就是通过行之有效的贯标工作反映出来的。”
航建公司的管理就是以建优质工程这个核心来展开的。比如他们管理工作的四个重点:一是人员是基础——企业要以人为本,包括个人的能力和意识;二是责任要落实——责任是做好一切工作的保证;三是标准和准则——标准就是规范,要严格规范并遵守;四是落实是关键——规章制度是通过落实来实现的。这其间我们仿佛读到了两个字“优质”,从人到人的思想,从标准到制度,强调的就是一个优质这样的核心。
项目经理王广利在接受采访时多次讲到:“没有质量,企业就没有信誉,没有信誉,就谈不上生存和发展。”
这似乎就是陕西航建之所以能够创下一系列优质样板工程并且能不断发展壮大的真谛所在吧!
文明的形象
创建文明工地被列建筑企业仅次于工程质量第二目标。这是文明工地建设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不可能想象,一个杂乱无章,管理混乱的工地能造出“优质工程”来。
由第十项目部承建的工商局1号楼是在政法学院2号高层住宅楼和教学楼交工后的基础上开始的。也是第十项目部在2000年完成产值2400万历史最好水平的基础上,在2001年要再创佳绩的关键时刻拿到手的一项工程。
从工程一开始,第十项目部就本着“干一项工程上一个台阶”的指导思想,着眼于管理,侧重于质量,使项目部在管理上跟上航建公司的发展步伐。
他们本着“以人为本”的管理思路,让工作扎实严谨,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管理人员有一个显露才华的舞台,大胆使用年轻人,仅该项工程,项目部就有4人由一线或基层进入了管理层。
其次是努力提高管理意识。管理工作必须做到三步曲。一是事前有计划、安排、标准;二是工作过程有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三是必须有最终验收、评定。创优良工程如此,创文明工地亦如此。
再一个就是在管理方法上有所突破,在项目管理上首先采用了微机管理和网络管理。
在新工艺推广方面,先后利用了冷轧带胁、冷轧带扭及钢筋连接采用套筒冷挤压等多项新工艺新技术,施工工艺大面积推广了清水砼。
他们曾在政法学院2号高层住宅施工中创下了主体工程月进度7层的纪录;几乎与此同时,政法学院教学楼13000M2,8层框架仅用155天就交付使用,并且在工程质量上取得了两项突破,一是现浇砼面实现了一次压光拉毛,二是现浇楼顶棚全部实现了清水砼,不用抹灰,以上两项突破即加快了工程进度,节约了成本,还使建筑物室内净空增加4-5cm。
王广利经理说:“航建公司的管理水平和质量档次,以及安全达标、创建文明工地的工作都处在一个你追我赶,交替上升的阶段,互相参观,取长补短,哪个项目部闭关自守,原地踏步,满足现状,必将落后无疑。所以我们只能往前走,往前赶。”
也正是这种紧迫感和危机感,第十项目部从该工程一开始就重新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和创建目标,力图以规范化管理量化考核,明确责任,采取奖罚分明的办法,利用经济杠杆促进项目部的各项管理上档次。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工程的进展,第十项目部一定会在自己的努力下完成自己的创建目标,为航建公司再一次增光添彩。 (宋燕 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