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老延安”心系下一代
当年披肝沥胆闹革命,今朝一片热忱育后生。这是不少热心青少年教育的“老延安”的真实写照。记者最近去延安采访中,深深地为他们的精神所感染,所打动。贫困山区办学条件简陋和特困职工子女失学问题,成了近年来这些老同志关注的热点。他们自觉地奔走呼号筹措资金,为希望工程和助学活动出力。仅延安市各级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老同志,近年来就筹措资金748.86万元,救助失学儿童6177名,兴建希望小学24所。谢子长烈士的侄子谢绍旺,为集资建一所希望小学几乎跑遍了县城的所有单位,并且三次进京,十上延安城,为集资摔伤腿动了手术。经过他多年奔波、呼吁,终于得到全国8个省区、60多个单位、500多个人的资助,在谢子长烈士的家乡建起一座崭新的希望小学。
“老延安”们关心下一代的事何止是助学,他们把向青少年进行延安精神教育作为神圣的义务与职责。近年来他们组成报告团组249个,累计作报告1.85万场,使80多万名青少年受到了教育。仅市关工委组织的几位老同志,就写出弘扬延安精神的文章600篇,其中有32篇被省上评为优秀论文。据了解,全市有960名老同志参加了帮教失足青少年的工作,他们组成帮教小组372个,先后帮教转化497名失足者,经各级关工委老同志帮助安置工作的有63名。这些年轻人中,有的进企业成了生产骨干,有的开商店成了致富能人。 (明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