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1年05月15日
头版
01

茶香飘溢 商机涌动

——紫阳举办茶文化节带动地方经济发展采访札记

紫阳是我省产茶大县,今年“五一”期间举办的首届富硒茶文化节,坚持以茶为主题,以茶文化和旅游活动为载体,全方位进行招商引资和经贸洽谈活动,从而为经济相对落后和信息闭塞的紫阳带来无限商机。10天时间展销交易额达55万元,招商引资签约资金2.52亿元,茶叶及其产品签订合同资金362.7万元。

紫阳气候温和,山清水秀,素有“茶乡”之称。自唐代开始,紫阳茶即为宫廷贡品,清代已成全国十大名茶之一。“齐焙白毫先入贡,香风留入野人家”。“自昔关南春独早,清明已煮紫阳茶”就是其历史悠久的写照。近些年,科学研究表明,紫阳是我国两大富硒区之一,紫阳富硒茶具有防衰老和抗癌的特效,故而名扬海内外。然而,盛名之下,紫阳茶还未走上良性发展的路子,品牌形象和质量还不容乐观。此次茶文化节,他们主打茶品牌,采取政府牵头、文化搭台、企业参与的方法,进行商贸活动。在紫府路设立商品展销一条街,250余个摊位被提前预订一空。全县29个乡镇共有28个乡镇组团参展,参加经贸活动的本县和外来企业达200余家。紫阳县围绕茶品牌,大做茶文章,相继举了斗茶会、茶之旅、汉剧表演、茶文化学术研讨会等,从多角度宣传紫阳茶。茶文化节上,人们处处说茶、品茶、买茶,浓浓的茶香和着滚滚的商机闹红了整个紫阳城。

5月2日,来自省内外的专家游客近万人目睹了斗茶会的盛况。紫阳银针、紫阳翠峰等名茶参加斗茶会,在你来我往的交锋中,通过专家审评,产生了紫阳茶王——紫阳翠峰。斗茶会上,对“茶王”进行了现场拍卖,经过几番角逐,500克(1斤装)的“茶王茶”被中铁十五局三处以1.5万元的天价买走。斗茶会精采而短暂,但它留给人们的记忆是久远的。这表明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经过精心采摘、精细加工和精美包装的紫阳富硒茶已身价不菲,令人刮目相看。

茶是茶文化节的灵魂,以茶交友,以茶为商机,让外来人认识了紫阳,乐意走近紫阳,回去之后又宣传紫阳。而紫阳县为茶文化节的举办也做了一系列的实际工作。在城市建设方面,他们进行了环城路的扩建、路灯的更换、人行道的铺设以及对临街建筑的装饰美化,让紫阳古城在茶文化节期间焕发出新的容颜;在旅游方面,以茶文化为主线,加强了校场坝民俗小区建设、美术家写生基地创办、城关镇近郊新桃村的“农家乐”家庭旅游的开发等,让紫阳更多地留住远来的客人;在经济特色方面,向阳“月池”山野菜厂扩建工程完工,焕古镇引进巴西的磨菇种植技术、紫阳酒厂生产的绞股蓝可乐,以及嘉美食品厂以玉米为原料新开发的玉米金丝面等,都成为紫阳的亮点。一个茶文化节,唤起了紫阳人民建设新紫阳的热情,也吸引了10万的游人和来客,为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山区人民脱贫治富提供了新的渠道和途径。正如一位从紫阳红椿乡来参会的代表所言:“我们乡原来没有什么开发项目,只好把板石材开发搬上会场,不料却引起了四川和武汉来客的青睐……板石在我们那儿到处都是,假如招商引资成功,村民何愁富不起来?” 本报记者 阎冬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