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啊,可爱的小白兔
我叫房喜兰,是韩城矿务局建安公司工人,近几年,由于建安公司任务不饱满,经营陷入困境。1998年5月,我就成了下岗工,当时还不到30岁,对于一个正是干事业的年轻人来说,这种滋味可想而知。
我的丈夫在矿建公司当工人,月工资除去路费、午餐花销,所剩无几。家中老婆婆常年瘫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孩子的身体从小就单薄。想想这一切,这今后的路,我该怎么走,为什么人生的苦难全都压在我的身上?
公司工会了解到我的情况后,多次帮助解决困难,组织我和几名下岗职工参加栽培蘑菇培训班,虽尝试性的搞了几次,后因种种原因以失败而告终。后又跟着包工队干活,运沙子、和泥,什么都干。别人每天干八、九个小时,我干十二个小时,工地上我如龙似虎,可回到家连做饭的力气都没有了,更别说照顾婆婆和孩子了,我不得不另考虑出路。
1998年10月的一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中国十大杰出青年邱少基养兔成功的事迹。我心动了。“天生我才必有用”,别人能干的我也一定行。我装着借来的几千元我直奔山东“兔子大王”那儿,参观了种兔场、肉兔厂,并对种兔的饲养和繁殖做了详细笔记。山东大汉果然性格爽朗,他得知我的情况后,毫不保留的将关于养兔的全部资料和经验传授给了我。我脑子里一遍遍地筹划着,感觉到在家附近修造兔舍进行养殖完全可以,不占用耕地,饲料问题也容易解决,还能兼顾家里,随后就果断地花了三千多元买了十二只种兔回来。
我白天要修兔舍、喂兔子,晚上学习饲料配方、兔病防治等知识,有时半夜睡醒了,也要跑到兔舍去看两眼。三个月下来,种兔长得又大又胖,我却从105斤降到90斤。
苍天不负有心人。第二年情况大有改观,加上方法得当,兔子长势和繁殖成倍增长,长毛兔由去年的三、四十只猛增到一百多只,卖兔毛的钱,除去一家人的开销,给兔子买饲料等费用外,略有盈余。
回顾刚下岗的日子,看看现在,我心潮起浮,感慨万千,庆幸自己跨出了勇敢的第一步。如今,再也不用为给婆婆看病借钱了,过年过节我们一家人也能买鱼、买肉,高高兴兴的吃团圆饭了。
今年,工会同志又借给我4000元贷款,用于兔舍扩建。随着“兔丁”兴旺,我的日子也定会红火起来。 ■王怀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