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京城出现公园式花葬
本报综合消息 继树葬、塔葬、海葬后,京城新近又出现了骨灰安葬新形式——花葬。
告别凄凉冷清的安放场所,与鲜花相伴长眠,这种花葬形式可以给家属更多的追思与慰藉。在短短的一个月里,已有200多份骨灰安葬在京郊丰台花乡的“思亲园”里。
据介绍,今年初,北京市民政部门利用丰台花乡盛产鲜花的特点,推出了首家花园式的骨灰安放场所“思亲园”。目前在这座占地200亩的思亲园内,有月季、金盏、串红等几十种鲜花、15万多株;各种树木8000多棵,以及4.5亩草坪。走进思亲园里,只见道路两旁一排排绿树间开满了五颜六色鲜花,各种雕塑和具有艺术造型的墓碑掩映其间。
按照设计规划,这里将建成公园式的亭、廊和5亩水面的人工湖,花卉品种也将增加到100多种、几十万株。中央主路两侧均种植多层次灌木,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墓碑的设计也格外别致,有花卉型、船帆型、凤尾型等,还有从死者生前的喜好出发设计的书卷、小提琴、鸽子等雕塑碑。 (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