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1年06月14日

陕西工人报体坛纵横 奥运争办风云录 北京期待申奥梦圆 安铁分局参战全国职工象棋赛 一诺千金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体坛纵横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体坛纵横
04

一诺千金

——记迅速崛起的西安骊山科技学院和她的安置法宝

座落在举世闻名,万木苍翠的临潼骊山脚下的西安骊山科技学院,建校6年以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生源翻了50余倍,现已发展成为拥有两区(西安市广播电视大学骊山教学区,湖北省鄂州人民警察学校西北教学区),三分校(煤卫分校,神木分校,达拉特旗分校),四部(中专部,大专部,开放教育部,短训部)十八年热门专业的专门培养实用型科技人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并且成为一个国家支持的新型体制的高等学府。纵观全局,自从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以来,许多院校因不能适应现代教育体系的要求,已被教育主管部门责令“下岗”,而骊山科技学院却乘风破浪,以雄厚的师资力量和惊人的成长速度,在众多大中专院校中勇占一席之地,这里面有什么独到的尚方宝剑吗?带着无尽的疑惑,记者走进曲径通幽,环境优美的骊山科技学院,采访了身为一校之长的孙建权院长。

孙建权院长,身出名门,先医后文,以文济世,现投身教育已7个年头,炽热空灵的诗集《千年相思树》早在8年前就享誉诗坛,医生,诗人,教育家的责任感使他经历了万般磨难和艰辛。自己人生的经历告诉人们一个道理:拥有了才识便拥有了一切,他唯一希望的是用自己的全身心为社会培养品学兼优,实用博才的各类人才,面对记者直逼主题的疑问,这位典型的渭北汉子掷地有声地说:“想必你已经看到我院招生简章上的承诺,为了向社会负责,家长负责,学生负责,凡报考我院学员,一经入校,便与学校签订安置协议,学员合格毕业,全部安置工作,如不能安置,将退赔学员在校期间的全部学费。这是绝大多数大中专院校所不敢对外承诺的,我们之所以敢,是因为我们有支撑安置‘黄金屋’的四大支柱,那就是专业,质量,素质,信息!”

安置的第一大支柱——专业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一个人对专业的选择,甚至就是对人生的选择。选对了专业,就等于选择了成功。骊山科技学院所设置的专业,都是经过广泛的市场调查及严密的专家论证,结合社会的需要及发展方向,重点突出“科技”二字。学院开设的五大主体专业:计算机应用大、中专;幼师大、中专;医学大、中专;金融大、中专;特警大、中专均是被社会喻为二十一世纪金钥匙的专业。近年来我国人才需求的比率也证实了这一点:计算机应用专业连年市场需求率可达98%,高居各专业之首;医学专业市场需求率90%,位居第二;师资及金融并列第三,需求率为85%;特警专业,是骊山学院与湖北省鄂州人民警察学校联合开设的专业,所招学员全部纳入国家计划,入学转粮户关系,毕业全部由湖北省鄂州人民警察学校分配工作。

骊山科技学院开设的专业,还有一个很大特色就是五大支柱专业全部是中专、大专连读,初中学生报考该院四年将获得国家承认的大学专科学历。正因为骊山学院开设的专业与市场相吻合,所以建校六年来已为社会培养了2000余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就业率达100%。

安置的第二大支柱——质量

一、“因材施教,务求成才,材必优之”是学院的教学追求。

以“质量为中心”的学院管理是骊山科技学院的立校之本。学院大胆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针对每个学生实际,制定出针对性的教育方案,使基础参差不齐、兴趣爱好各异的学生均能得到最好的教育和最佳的潜能开发。为了使文化基础差的学生能够听得懂,学得会,学院对一个专业的主干课程的课时扩大了3—5倍。比如计算机应用专业:计算机的组装与维修,计算机原理,计算机编辑与排版及各种常用软件的应用,学院在国家计划课时的基础上多开了3倍的课时,使学生对一个专业的关键环节了如指掌。学院每学年给学生多开不下2000个课时,仅此一项学院多支出课时费约3万余元。

记者从教务处获悉,1999年,2000年该院连续获得西安市广播电视大学——万人大学考试成绩第三名;2000年成人高考上省线率达90%以上,这在全国成人高考平均录取率30%的基础上确是创造了一个奇迹。

二、“瞄准市场,着眼实用,一专多能”是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

骊山学院所招的学生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多数是免试生,尽管在招生时学院严格把关,但仍有不少文化基础较差的学生被录入校。针对这些现实,孙院长及一班教研专家果断地确定了该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市场需求量大、技术含量高的实用型科技人才。所谓实用型人才=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复合型技能。这样的学生保证在一技之长的基础上,掌握了多种生存技能,使得学员就业的市场更为广阔。骊山科技学院连续6年用人单位投诉为零,其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得到了社会的肯定。

三、“严字当头,德才并重,素质为先”是学院的管理理念。

骊山学院的学生大都是免试生。其中有部分学生论智力并不比统招生差,而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学习的自觉性,甚至有些还有打架斗殴,早恋现象。对这些学生的素质培养及行为校正,也成了学院面对的最大挑战。为此,学院实行了“军事化”管理措施。学院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来规范学生的语言行为,每班配有专职的班主任和军事教官,校门口有警校学生专门站岗,实行全封闭式教学。并对新生入学制定出“入学三期教育法”:第一期为强制期,就是在教师的监督下强制学生按时上下课,按时作息;第二期为引导期,学生坐到了教室,再作细致入微的思想工作,要求老师与学生谈心,讲故事,讲人生,讲心里的秘密,了解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学生逐渐进入学习状态;第三期为强化期,只要学生知道了学习的重要性,明白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自己,开始静下心去学习。这时学院采取补课,以优带差等各种手段使学员学习成绩不断进步。

孙院长不无感慨地说:“在我的肩上,时刻都有两副重担,虽无形却重千钧。一副是家长信赖的目光;一副是学生求知的渴望。每当我看到家长那颤抖的双手反复点数着那来之不易的血汗钱,那期待的目光和那幼稚可爱又不大懂事的孩子时,我内心的责任感愈加强烈。我明白:‘误人子弟,如杀人父兄,责任重大啊!”

不错,可怜天下父母心,家长为了望子成龙,不惜血本,特别是一些贫困山区的家长不惜高利息贷款让学生上学,目的就是希望孩子“学些本事”、“有个出息”。可如果学院将学生管理不好,教育不好,将来不能成才,不能就业,那对他们将是多大的打击呀?对有些特困家庭甚至造成灭顶之灾。试想到那时,孙院长还有何面目去面对那些家长、学生。孙院长激昂地说:“学院视学生为子女,视家长为父母,骊山科技学院决不让一个庸才走出校门。”

四、“全员聘任,优胜劣汰,队伍一流”是学院的用人原则。

为了使教学质量得到保证,该院对于任课教师采取全员聘任制,“能者上,庸者下”。该院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凡进入学院任课的教师,不论年龄有多大,职称有多高,均要先试讲,后上岗,学生一票否决。在教学进行当中,任课教师不论是因教学方式落后或因教学态度不端正,只要学生提出要求,学院立即劝其离职、另行聘请高明。学院为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采取了教学质量与工资挂钩,不惜重金奖励在教学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所以经过多年优胜劣汰,大浪淘沙,现在骊山学院不仅拥有一支富有战斗力的教学管理队伍,而且拥有一支富有教学经验及良好职业道德的以教授、副教授、讲师为主体的专职教师队伍。正因为有这一群骊山学院人的不懈努力和无私奉献,2000年5月被陕西省教委评为办学“先进单位”;2001年4月被湖北省鄂州市教委评为“教学管理先进单位”;被湖北省鄂州人民警察学校评为办学“先进单位”;2001年5月被西安市教委评为办学“先进单位”;孙建权院长也被评为“先进院长”。中国名校湖南大学最近也慕名在骊山学院开设大学本科、学士、硕士研究生培训基地。2001年4月被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廊坊武警学院指定为学生教学实习基地,现已有学员进驻基地实习。

安置的第三大支柱——素质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和既定战略,骊山学院将学生素质教育放在首位。根据市场需求,着重培养学生的口才、书法、写作、表演、体能、电脑及各种专业技能。该院2000年在西安五·四剧院参加西安市广播电视大学组织的纪念五四文艺汇演,其《我爱你中华》舞蹈作为整个文艺汇演的压轴戏,博得了雷鸣般的掌声。1999年在西安高校运动会的开幕式上该院百人军体拳表演威武雄壮,撼天动地,赢得了所有领导、运动员及数万名观众的热烈喝彩和赞扬。学院特别注重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经常组织邀请政界、商界、学术界的成功人士来学院传授成功的经验,还利用星期天为学生播放一些健康高尚的VCD光碟,增加学生的见识,开阔学生的视野。

安置的第四大支柱——信息

现在是信息时代,及时掌握广泛准确的信息,就等于掌握了成功的法宝。骊山学院常年派专人与用人单位进行交流联系,广泛采集用人信息,加之多年来安置出去的学生的突出工作成绩,为学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回头客不断增加,有的单位竟有骊山学院几届学生数十名,记者看到数百家用人单位与学院签定的委托培养书和人才供求合同。孙院长用诗人的语言对学院的安置如此描绘:“用人单位需要人才共创事业辉煌,人才需要用人单位施展无尽才华。我是舟将你载到理想的彼岸;我是桥,连接两个共同的需要。”

骊山学院之所以能在众多的院校一枝独秀,学员供不应求,还有一个关键的原因,那就是敢与学员签定《安置协议》,将不负责任的口头承诺变成了法律依据,这样就使家长的投资风险降低为零。根据民法通则第55条、第63条之规定,当事人双方签字盖章后就具有法律效力,如果学生毕业学院没有兑现承诺,学生就有向法院上诉的权利,法院接到起诉书以后,调查取证属实就可以判处学院退赔学生在校期间的全部学费。如果院方拒不履行诺言,那么法院就有强制执行的权利或根据刑法有关条文追究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记者翻阅着一卷卷装订成册的被公证了的《安置协议》,又做了广泛的调查访问,该院建校六年来已为社会培养各类专业人才2000余名,竟无一例投诉学院,记者也叹为观止。我们毫不隐讳地问孙院长:“每个学生的成绩不可能都优秀,学习好的用人单位争着要,差等生没单位要怎么办?”

“第一名我们安置,倒数第一名我们同样妥善安置,不适应工作,学院可以免费再培训,有的学员已安置了20余次直到找到合适的工作。总之,凡来我院就学的学员,在拿到省教委验印的大中专文凭,国家承认学历的基础上,最终我们还要达到家长,学生,用人单位三满意,使每一位‘英雄’都有用武之地。”能将文化基础差,学习自觉性差的所谓‘双差生’培养成材,是孙建权引以为豪的事。”培养人才就象艺术家搞雕刻一样,一刀刀,一笔笔精雕细刻,才能雕出优秀的作品来,金雕银雕出作品,木雕石雕同样可以雕出弥足珍贵的作品。”孙建权自信的说。

事实最具说服力。用学生的话讲:“这里教师教学水平很高,能把很深奥,很抽象的知识用很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来,使人一听就懂,让人感觉到能学下东西,再就是管理特别严,给人创造了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

用家长的话讲“这里管理严,文凭硬,又能安置工作,娃到这里上学有出息,咱也就放心!”

用事实说话,一些曾经调皮捣蛋,视学习为儿戏的学生,在老师的耐心教育与引导下全部浪子回头,数十名学生毕业后,完成了原始积累,并且自立门户,成了腰缠万贯的大老板;骊山学院优良的教育模式更为其赢得了口碑相传的无形财富,而不少于10对的兄弟同校,姐妹同级,叔侄同班更成为一道惊人的奇观。

为了再一次的印证骊山学院办学水平的高低,记者在全院学员中进行了一次对学院满意率的无记名投票,结果令人信服,学员满意率高达95.1%。至此,记者对该院的办学模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深刻认识到骊山科技学院的崛起决不是偶然,而是一种必然,当记者问及孙建权院长成功的秘诀时,孙院长抬头举目,面对墙壁上那幅深红的的锦旗,风趣而幽默的说:“四个字”,顺着孙院长的视线,四个金灿灿的大字格外耀眼:“一诺千金”,落款是98级全体毕业生。

“我从不奢想明天,但我坚决要求自己干好今天的每一件事情。”这位脚踏实地的实干家对学院的美好未来胸有成竹。

陶行知先生讲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望着孙建权院长坚毅而自信的目光,听着他富含哲理、诗人般的谈吐,记者被深深折服了。是啊,我们的时代需要孙建权这样忘我工作,一往如前,脚踏实地,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时代精英。我们为有这样的教育家而自豪!末了,我们还有一个心愿,把我们即将初中毕业的孩子送到骊山科技学院来!

宋一秋 滑战林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