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1年07月11日
头版
01

万里征程为新生

——一位老兵工战士的爱党之情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她一心为中国,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她领导人民走向光明……。”这首唱响了中国半个多世纪的颂歌,是“七一”前夕笔者采访革命老人高生贵时,这位经历世事沧桑,征程万里,南征北战,至今仍身带伤痕,为社会奉献余热的革命老人高生贵的一生感悟和发自肺腑的内心独白。

高生贵1926年出生于山西省吕梁革命老区一个贫苦的农民家里。他于1944年17岁时参加了山西吕梁游击队,从此踏上了跟着共产党,为人民求新生的万里征程。

后来为了更有效地打击敌人,他所在的吕梁游击队合编为吕梁独立师团。该师团在1945年抗战胜利的前期整编到了著名的359旅。他所在的部队转战陕北,在彭德怀司令员的统一指挥下,参加了保卫延安的青化砭、羊马河、潘龙镇、宜川瓦子街等战役。

在陕北的战斗生活,高老特别深有感触,他说,共产党的军队打起仗来真勇敢,就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可是对老百姓又是特别的好,处处为老百姓着想,事事为老百姓而做,真像“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那首歌唱的那样,对老百姓秋毫不犯。说话间,高老满怀深情地吟起了“民主政府爱人民,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

高老讲起了自己参与解放华北和大西南剿匪的亲身经历。1949年初,他所在部队转战内蒙到山西,参加了解放太原的外围战。在这次攻打太原的外围战斗中,突然通信线路被炸断,在此紧要关头,他与另外两名战士冒着枪林弹雨,翻爬壕沟去查线,结果被敌人发现,他为掩护战友,左手指被敌人的子弹打掉一截。

1949年5月左右,他随攻打太原的18兵团转战千里到了四川。在四川他主要从事剿匪服务的通信保障工作。一年多之后,他服从组织安排,转业到现在的重庆456厂,成为新中国解放后的第一代老兵工。1957年他长途跋涉来到西光,投入到了建设西光的峥嵘岁月。他说,在重庆他参加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大生产运动,当时为了打败美帝国主义,给赴朝参战的志愿军战士提供最好的武器装备,可以说他们是拼了命地工作。后来到了西光,为尽快建成我国一流的光学厂,他同当时许多建设者一样,倾注了自己全部的辛勤与汗水。至今想起那许多动人的场面还让人感慨、激动。从谈话和其它方面笔者了解到,在企业,这位革命老人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始终保持着旺盛的革命劲头。他同许多优秀的西光儿女一样,为西光的发展壮大,为国家的国防建设呕心沥血,奉献一生。这位经历了战争、建设和改革开放三个重要时期的革命老人,以自己的不懈奋斗,实践着自己做为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追求——为人民服务。

(赵志强)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