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1年07月25日
综合新闻
02

“跑山”跑活了镇川

在广袤的黄土高原和浩瀚的毛乌素沙漠的接壤地带,在横山、米脂、榆林三个县市的交界处,有一个商业发达、经济繁荣的陕北商贸重镇——镇川镇,人们称其为“黄土高原的小香港”。

据介绍:镇川建堡于明嘉靖年间,由于地处蒙汉两族大融合地区前沿,建堡之初,商业就十分繁荣,历经400年风雨沧桑,到解放初,镇川已形成逢阴历每月四、九赶集的习俗。凡遇集日,远近商贩云集,周围四乡百村少则几千多则上万名乡民前拥后挤赶集,交易十分火爆。

解放后,镇川的商贸冷落了。特别是十年动乱期间,传统集日也被取消,传统交易变成偷偷摸摸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易方式。

改革开放后,镇川人精于商贸的细胞重新被激活。他们从几十元、上百元起家,从西安、石家庄采购回各种各样的日用工业品,然后坐车到内蒙古、宁夏、山西等地农村走乡串户、叫卖商品、或者以物易物,短短几年,这支俗称“跑山的”的商贩队伍滚动发展成社会化、专业化、规模化商贩族。有的在镇川老街租赁迎街铺面,从事采购活动,有的变成了商业运输户,有的专门从事推销活动……

如今的镇川,随着百货市场、畜产品市场、综合市场、烟酒副食市场、建材市场等五大专业市场的相继建成,已筑起商贸发展镇川经济的骨架。一业带百业,百业兴商贸。据统计,目前在镇川经商的客户多达800余户,从业人员达4000余人,年上交税费700余万元,年成交额达3亿多元,市场则已辐射到晋、陕、内蒙古、宁的数十个县、市、旗。

本报记者 刘公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