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1年07月26日
头版
01

汗水凝成华美衣

入夏以来,持续的高温,使今夏的西安成为一个“火炉”。在滚滚的热浪之中,记者来到西北国棉五厂。

这是7月20日下午3时许,烈日灸烤下的室外,气温咋说也在40℃左右,记者刚迈入织布车间,织机轰鸣声便扑面而来,热浪、声浪使人倍感做一名纺织工人的不易。此刻国棉五厂织布车间里2500多台织机正在运转,飞速转动的机器使整个车间变成了一个噪音制造厂。织布机前一个个头戴白色工作帽,身着无袖短衫和短裤的纺织女工依旧坚守岗位,十分专注地工作着。车间里的温度长年维持在36度左右,空气异常潮湿,其闷热程度如同暴雨即将来临之前,让初来乍到的记者不由得胸闷气短,感觉异常不适。比起外面的烈日和干热,这里潮湿闷热的环境更难以让人接受。而且空气中四处飘舞着细小的花毛,使人不由得想打喷嚏。花毛散落在纺织女工汗津津的额头,为了配合机器的运做,她们很少能腾出手来驱赶恼人的花毛。当记者上前询问她们热不热、累不累时,他们表示早已习惯了。

孩子不到一岁的王红梅每天一大早将哭闹不休的儿子硬塞给年迈的婆婆,在闷热的细纱车间一站一天,她说:“谁让咱是纺织工呢,热点闷点这不算啥。现在厂子效益不好,我们要多努力才行。”纺织厂的女工们外表瘦弱单薄,但个个特别能吃苦耐劳的精神让人为之动容。

整个厂里最热的要数调浆楼,楼上几个巨大的浆桶里沸腾的浆液上下翻滚着,空气中一股刺鼻的浆液味儿。这里的温度总在40度左右。清疏、并粗、细纱、浆纱到成布,每一匹布都是在工人们的汗水里“浸”成。

考虑到职工们在高温下工作的辛苦,西北国棉五厂各级党政都给了职工极大的关怀。据厂里宣教部的孟主任介绍,早在入夏之前,他们便提前对全厂的中央空调和通风设施进行了全面检修,力争将温度降低2度,尽量给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盛夏之际,又在厂子不很景气、资金短缺的情况下,硬挤出钱来,给职工宿舍配备了电风扇,并不时给各车间职工发放西瓜、冷饮等各种防暑降温品。记者深深地感到,天气再热,热不过纺织工对企业的一片热忱;气温再高,高不过企业领导对职工的满腔关怀。

本报记者 袁琳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