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1年07月27日
头版
01

红绿灯下三小时

——西安五路口交通岗采访记

正午时分,阳光炙烤着地面,柏油路面被晒得有点发软。在西安市最繁忙的交通岗——五路口,执勤的当班民警顾斌正在忙着疏导交通,顾不上擦试一下顺着帽沿滴下的汗水。

五路口是西安市最繁华的地段之一,处于迎宾线上,每天车流量高达十几万辆。最近由于新城广场扩建,西大街改建,不少车改道于此,将原本每分钟60多辆的车流量激增到了每分钟100多辆以上,这更让原本就十分忙碌的顾斌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抽不出。阳光从四面八方射向马路中央,地表的热气烘烤着他的双腿,两只脚不能在柏油马路上伫立太久,唯有不停走动才不觉得太烫。头顶是热辣辣的阳光,脚下是滚烫的马路,整个人如同在烤箱里烘烤,特别是这两天来西安不但气温高而且湿度特别大,一个班3小时,头顶着烈日,那汗水更是一身接着一身,只要一上岗衣服就别想干,里外全湿。

左转弯、直行,顾斌不停地打着手势,目不转睛地盯着来往车辆。每过去一辆车,便带起一阵热浪,尤其要命的是空调公交车伴着巨大的轰鸣,尾气灼人。高温、尘土、噪音,夹着一排排汽车长龙驶过时掀起的阵阵热浪,不停地扑面而来。汽车的发动机和空调一起散热,那感觉如同喷着火舌的火炉一般。好容易挨过了高峰期,下午1点,当顾斌脱下手套趁空拿起已被晒得滚烫的矿泉水猛灌两口时,记者注意到他的手臂黑白分明地成了三截,手腕到手肘间的那截胳膊由于阳光的曝晒显得特别黑红。

下午两点多,毒热的太阳依然强劲,街道上的行人少了许多,站在交警的位置向远处看,车辆就如同在水里行驶,滚滚的热浪这会儿不仅可以感受得到,更可以看得到,站在不远的阴凉处,现场体验的记者不由得头晕眼花,倍觉体力不支。但见交警这时正不停地挥动着手臂,没有丝毫懈怠的神情。还不时地向前来问路的外地人耐心讲解。“你觉得苦不苦,累不累?”记者问刚走下岗亭,准备交班的顾斌。他说:“什么工作不苦不累?可都得有人干啊,咱当交警苦惯了,风吹雨打太阳晒,人皮实着哩!”

下午3点,记者走进交警五大队的办公室,刚好遇上从外执勤回来的张骏队长。采访时他介绍,他们五大队主要管从玉祥门到五路口及一部分环城路,约有几十个交叉路口,车、人流量大,每天要出动固定交通岗位和巡回疏导民警30余人,这些外勤民警是很辛苦的,尤其到了盛夏季节更是艰辛。每班2人,3个小时,无论刮风下雨,或是酷暑严寒,都得坚守岗位,有时候喝口水、上个厕所都不行;像五路口这样的岗位,一个信号稍有差错,就得堵半天。今年盛夏,大队为了让下班回来的交警能休息好,挤出资金给每个房子装上了空调,还建起了一个洗澡房,让下班的人能冲洗一下汗水和尘土。队上的领导也每天到各岗位送水,替换一下执勤的民警。辛苦总是有回报的,前几天西安市中心医院和好几家单位还经常到岗上慰问民警,赠送防暑降温品。苦是苦一点,但能得到人民认可,他们心里感到很欣慰。

本报记者 龙仁生 袁琳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