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英豪敢揽“瓷器活”
今年27岁,身高1.8米,长得浓眉大眼的王英豪,不仅英俊洒脱,而且聪明能干。最近,在陕西华燕航空仪表公司对全体维修工进行的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中,他技高一筹,以优异成绩夺得机修钳工总分第一,受到领导嘉奖和职工的好评。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1991年技校毕业的王英豪被分配到精修站任维修钳工,这个站负责全公司高、精、尖设备的维护修理任务。聪明好学的王英豪,从此痴迷于设备维修工作。他一边刻苦学习机械修理知识,一边虚心求教老师傅指点实践操作。日积月累的努力钻研与勤学苦练,他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成为维修设备的业务骨干。
有了金刚钻,敢揽瓷器活。一次,军品分厂价值240多万元的进口数控铣床出问题,造成设备“趴窝”。当时国家一项“高新工程”的产品急需交付,这台设备承担着其中关键工序加工任务。情况十分紧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王英豪,临危受命参加抢修小组。面对这台精度好、效率高、构造复杂的庞然大物,王英豪不仅拿出他在足球场上敢冲敢闯的劲头,也具有女同志绣花的缜密与细心,捧着厚厚的外文资料,对照着英汉词典一字一句翻译。首先搞清零部件的名称,了解它们所起的作用,再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一点一点分析原因,找出了变压器性能不稳定,主轴内一个关键部件——机械臂不工作等故障点。接着边修理、边摸索,为监测设备运转情况,经常工作到凌晨1~2点钟,经抢修组同志的共同努力,终于让设备乖乖听从指挥,得到公司表扬与嘉奖。
今年6月下旬,正是华燕公司“双过半”劳动竞赛进行的如火如荼之际,军品零件退火、时效的关键设备——真空炉发生故障,造成零件表面氧化,达不到技术要求。共产党员王英豪又知难而上,对怀疑的故障点一一排查,消除隐患。由于一炉零件的热处理时间为5至6小时,为确保零件合格交付,他守在现场,随时观察注意炉子运行中的真空计表和温度变化,常常一呆就是十几个小时。仅用一个星期时间,就修好设备。为公司军品生产顺利进行,军品生产创下历史最好水平做出了贡献。 ■柳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