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1年08月07日

陕西工人报社会经纬·憩心亭 演习抢劫的严重恶果 对一场战争的想象 党,母亲 广告 避雨 图片新闻 爱的间隙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社会经纬·憩心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社会经纬·憩心亭
04

爱的间隙

散文 □文/李荣华

在一个双休日里,我和妻带着孩子一起下乡去探望我的父母。上了车后,很快发现今天不同于往常,车厢里特别拥挤,座位上早已是坐无虚席,连过道里也站满了人。我选择了一处相对轻松的地方站稳,让孩子站在我面前,我则略矮下身子,两手支撑在两张相邻座位的椅背上,为孩子圈起一带缓冲区。车子刚出城,频频停靠小站,每一次停靠,都是上的人多,下的人少。车上愈发拥挤起来,我的背上则愈发沉重起来。妻就站在我的身边,她因不堪拥挤,而抱怨我说:“今天真不该下乡去,人这么多。”

一会儿,车在一小站上又停靠下来,上下完毕后,又继续前行。有母女俩挤上车来,那母亲可真累得够呛,她不但带着孩子,还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她也在我身旁停下,将一只大包放在脚下,双腿夹着,还有一只重要的小包就套在脖子上挂在胸前。她的女儿和我孩子年纪相仿,就站在她的身边。她既要照顾大小包裹,又不时地弯下腰去关心孩子。见此状,我动了恻隐之心,对她说:“让你的孩子站在我这里吧。”“谢谢,谢谢。”她连声说,并迅速将孩子推到我跟前。孩子已进入我双臂圈起的安全区里站定,她还在唠叨着感谢的话。在一个陌生的场合,得到陌生人的帮助与照顾,口头感谢两句,确也是由衷而自然的。可她感谢的话语也太多了,好像我做出了惊天动地的大善举似的,弄得我怪不好意思的,连周围的人都听到了她感谢的话语。我想,一个孩子需要照料,两个孩子也是同样的照料,反正我的双臂和肩背始终都是绷得紧紧的,这一路上,休想松弛下来。但接下来发生的事,却是我始料不及想所未想的。

中巴车愈来愈远离城市,途中需要停靠的站点愈来愈稀,车厢里保持相对稳定,只是在偶尔的急刹车或减速时,才引起车厢里人群的骚动。不久,我意外地发现,不知从何时起,我背上的沉重大大地缓解了,我的双臂也无需像根木棍似地撑着。我晃了晃身体,又惊讶地发现,我和周围的人们之间竟存在着一道缝隙。原来,因我一个小小的善举,竟引发了周围人们普通的同情心,他们自觉地站稳脚跟,抓牢扶手,为两个孩子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而我则沾了两个孩子们的光,也享受着他们的保护。当我回首以感激的目光环顾周围素不相识的人们时,此时恰逢来了一个急刹车,我左侧的那位中年男子因措手不及,朝我碰撞了一下,但他很快地反弹过去,重新站稳脚跟。我们的目光相遇时,我清楚地看到,他的目光里所包含的歉意。

这真是美妙的一刻,在我奔波劳碌的半辈子生涯中,乘车的经历有无数,而这样的乘车感受却是第一遭,可惜两个孩子尚未懂得,他们只是轻松地站着,以安详的目光注望着窗外飞速掠过的乡村景色。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