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咋着被“吃”了
某君,在一家有200多名职工的国企当厂长,一日酒后吐真言:“就我们这个小厂,一年被各种名目‘吃’去20多万,相当于每个职工一年被人宰了1000元。”稍停,又对诸位打拱说:“大家都当我没说,否则张扬出去,我这厂长是当不成了。”
从这位厂长的悲哀中,我体会到企业被“吃”的痛苦。那么,企业究竟是怎样被“吃”了呢?
“会吃”。座谈会、评比会、检查会年年月月都有。除了招待费还得有纪念品“意思意思”,包一豪华舞厅“风光风光”,逼着你“再穷也得硬撑”。还有那名目繁多的学会、理事会、联谊会,把你企业头头在里边挂个名,你不赞助,不出水行吗?叫你“受不了也得受”。
“考吃”。名目繁多的考试、考核,往往是冲着钱物而来的。给了钱,企业就是“文明”、“先进”、“合格”,奖牌、锦旗与日俱增,可企业效益却不见增长。
“报吃”。报刊虽经整顿,但各级“领导机关”报却有增无减。内部的,公开的,五花八门,级级报刊都重要,每个企业不能少一份。某企业主管局办简报,也每期向企业要赞助,说是指导各企业生产经营,自然都得出钱。
“学吃”。机关多,相关上司也多,办学也多。今天办学习班,明天办培训班,指令企业要带多少钱、多少人参加。而且还有考察地点和路线,到沿海去、到沿边去,时间半个月,钱嘛,自然是企业“份内之事”,主管局不会垫的。
还有许多吃法,无法一一列举。仅上面这些“名正言顺”的吃法,已令企业苦不堪言。这些“吃法”,之所以“吃”得顺口,主要是沾了一个“权”字,企业不敢不让其“吃”。按说,现在有了《企业法》等,企业不也有“权”了吗?可为啥仍抗不住上述种种“吃”字呢!个中缘由,值得深思。
■王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