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背书”奇人——杨培才
一般人写字是从左至右,且写正字,当然刻公章的人除外。而西安却有一“怪人”姓杨名培才,他写字一反常规,从右至左,横写竖看,且写出的字是反字,要看杨培才写的什么字,你得将纸张翻过来再转90度。有人称其书法为“背书”,说起练“背书”的过程,不事张扬的杨培才一脸的谦虚,连称没什么,这没什么的背后,记录着几十年的难忘经历。
1966年,文革初起,20岁的杨培才一脸迷茫,同龄人多数忙于写大字报时,这位出生于秦岭脚下的才子迷恋上了书法,因为他发现,大量的废弃大字报正是练毛笔字的好材料。一连几年,他练笔不辍,毛笔字写得有板有眼,很快,有人发现了这位人才,力邀他加入写大字报的行列,杨培才拒绝了。后来他当了民办教师,一手漂亮的板书引起了众多同行的称赞,天生好强的杨培才却觉得该练硬笔书法了。
练了一段时间硬笔书法,他的钢笔字已有形有味。1985年的一天,已成为一家子校教师的杨培才遇见了一位叫王义的昔日同窗,他随手用钢笔写下王义二字,王义翻转着看自己名字时,杨培才意外发现这两字从纸张背面看有点像外文,何不从左至右,横写竖看、正面反写字,再翻过来看呢?念头一闪,他决定立即实施。习惯总是与创新在激烈碰撞。好在杨培才有着和山一样坚韧的毅力。不知废掉了多少宣纸,写坏了几支笔,他的反笔字已练得技艺娴熟,渐渐小有名气了。1996年,已退休的杨培才时间更充裕了,他又练起了毛笔反写字,有人见再无第二人练这种绝活,遂给他这种特殊的书法起名为“背书”。7月29日,笔者有幸目睹了杨培才的书写过程。一张宣纸上,落墨之处,笔走龙蛇,从右至左,横写而过,从纸张的背面看是正字,转90度,句句皆是诗句,收笔之后,满堂喝彩之声不断。省文化厅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就是这位杨培才,在7月26日结束的陕西省首届才艺绝活赛上获得了二等奖,有关部门和他本人正准备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呢。
本报记者 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