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1年08月23日
综合新闻
02

上行公道 下走正道

也然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有这种情况:一个各方面都不错的同志,有一天却突然干出了一件令许多人都十分惊愕的“坏事”,对此,我们的一些领导同志就据此认为,这人的本质本来就“坏”,因为他“埋藏”得深,所以大家没有发现,言下之意,这人把大家包括领导给“骗”了。

对于这种看法,我不敢苟同。我知道的一个单位,在涉及职工利益时,单位领导做了很多“工作”(这里不便说是做了“手脚”,因为领导们讲出的道理往往很有“道理”),使本来不太复杂的分配工作结果却出人意料,按规定能上榜的职工没有上榜,而明显不该上榜的人却上了。有人生气,但又没有地方讲理,于是,说干就干,用“歪办法”让领导们“难堪”了一下。于是,我们的领导会“不客气”地下一个结论:“这人素质真差!”

当然,用“不正当”的方法表达正当的意见,绝对不能说是“素质不差”,但是,我们想没有想,这个单位的领导办事情是不是出于公心?处理问题是不是公道?职工为什么会用这种“过激”的办法提意见?他们反映问题的渠道是不是畅通?

这些年,在我们的一些单位,特别是一些实行“一长负责制”的单位,一些领导已经习惯了一个人说了算,甚至居公权为私有,想咋干就咋干,想干啥就干啥,一但群众有意见,就说群众“素质差”,似乎群众就不该长嘴巴。在这样的单位里,时间长了,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领导不让群众讲理,那群众就“不讲理”了。这实在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是大家谁都不愿看到却又实实在在存在的现实。

那么,这种局面怎么扭转?依笔者见,其实不难,一句话,上行公道,下走正道,领导出于公心,公道办事,让群众反映意见的渠道畅通,我们就不用怕群众的“素质差”。谓予不信,试试看。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