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打折:商家的“最后疯狂”
“进来看一看,瞧一瞧,打折了……”“真丝服装,全场打折”走在西安的大街上,耳闻目睹的全是换季打折的信息,一些商场为了更能吸引顾客,推出了积分卡、“5分钟抢购”活动,缺乏理性消费观的“上帝”们一时间眼花缭乱,自掏荷包,拎回家的是大包小包的过季打折衣服,过后不久即有人大呼钱花得冤枉。
省科委的王女士3天内花了近1000元购买衣服。在她的衣柜里,一件原价为240元的聚脂纤维上衣,打8折192元买到了手;原价380元的蚕丝女套装,180元挂在了衣柜,就在她兴冲冲地向朋友展示“成果”时,一个做服装生意的个体户告诉她,这堆衣服在她那花不到600元就能买齐,惊得王女士半天说不出话来,而后直喊冤枉。一位在某商厦工作的员工透露说,前期商家已经赚足了利润,后面的让利、打折是利润驱使下的“最后疯狂”。他举例说,一件打2折的T恤原价150元,其成本也就不到25元,商家根本不吃亏,谁买的早,谁就吃大亏。李小姐在一家大商场工作,她说,尽管商场对员工购衣物有优惠政策,可员工们从不在本商场买衣服。因为谁都知道,在标价上打8.5折和小商场比起来,价格仍要高出许多。不过李小姐强调,在完不成内定销售指标时,适时出让8.5折优惠价格权能笼络住一些客户。
清除存货、盘活资金是商家的经营手段,打折、“积分”是商家的经营方式,商家玩的一套经营谋略,局外人是雾里看花。王先生是一家商厦的员工,他说,现在的商品价格,特别是衣服价格几乎无可比性,只有少数名牌能执行厂家统一价格,其它大众品牌各是各的价,原先还有政府指导价、市场调节价等等,现在一切只是商家说了算。说是换季打折,商场的营业额每日还攀升了几十万元。
“打折打得我心动”,一位爱美的女士如是说,“打折打得我心痛”,一位花了大价钱购衣服的工薪阶层对着钱包发呆。两种心态,作为消费者,你怎样面对商家的“最后疯狂”? (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