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杨凌工商局实践“三个代表”
靠改进服务质量吸引投资
本报讯 杨凌示范区工商局实践“三个代表”,想方设法改进服务,博得了驻地群众和外来投资者的信任。今年以来,入区企业从建局之初的8户猛增到323户,注册资金从2.8亿元增至12亿元。
咸阳市妇联一消费者不久前向示范区工商局投诉称,其在一家大盘鸡店就餐索要75元钱发票未果。局长立即批示,区工商局调查核实后,责令该饭馆停业整顿,并在全区饭店展示了一次发票大检查,随后登门向消费者送去了75元的发票。
杨凌示范区以发展农业为主,农业科技型企业近来注册较多,为了吸引更多的农业科技型企业投资杨凌,该局及时推出了《放宽农业科技型小企业注册登记条件实施办法》和《优化投资环境七项措施》。为了支持农民办企业,实现李岚清副总理提出的两年内实现农民收入翻番的目标,该局又出台了《农民办企业免收注册费的六条措施》,深受农民欢迎。
“不让办事者在工商局为难”是示范区工商局实践“三个代表”的又一体现。西安一家公司欲来杨凌投资,因不了解工商法规产生了误解,局领导知道后立即询问情况,并驱车登门道歉长达两个多小时,消除了误解。没过几天,这家企业便为示范区捐赠300万元人民币,设立了扶贫帮困基金。
本报记者 赵阳 通讯员 王戈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