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情系特困生
9月7日下午3时,西安市沣河毛纺厂工会主席刘克勤等人,风尘仆仆地赶到西安市总工会,将1500元送到西安市总工会,要参与特困职工社会助学活动。
不少人疑惑:该厂已多年不生产,即将破产,职工生活困难,他们为何还有此善举?
西安沣河毛纺厂因种种原因,企业举步维艰。1999年,西安市开展的特困职工子女社会助学活动,将该厂列为重点,首轮就资助56名特困职工孩子上学,目前,已先后资助75人,今年还有两人上大学。工会主席刘克勤告诉记者:职工困难,得到社会各界帮助,我们职工心里最明白。今年,西安市又开展新一轮特困职工子女社会助学活动,虽说企业将要破产,职工生活困难,第一批被资助的孩子家长知道此事后一致认为:我们有困难,众人相帮;如今别人有困难,我们也要献份爱心。于是你30元,他20元,硬是从嘴里抠出了点吃饭钱,让我代表他们捐给那些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职工。于是,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场面。
负责此项工作的市总工会女工部部长兼西安市社会助学管理办公室主任刘国英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已收到社会各界的捐款165万余元,已资助2680多名孩子上大中小学,捐款中不但有企事业单位,也有不少个人。尤其是一些退休人员,他们省吃俭用,宁愿自己过着清贫俭朴的生活,也要设法资助一名困难生。有位60多岁的退休教师(不愿透露姓名)捐款2000元。她说:我从小没有父母,是乡邻们帮助,我才上完大学,如今社会助学我也要尽一份责任。
一位市劳模的儿子说:我父亲生前就想资助贫困生上学,现在由我实现父亲的遗愿。这位劳模的儿子捐款2200元,资助两名学生。
目前,捐助活动仍在进行,西安市总女工部里每天咨询的电话铃声不断。
刘国英告诉记者:需要资助的困难学生很多,我们要一一核实,将每一笔捐款用在真正需要帮扶的孩子身上。 本报记者 柳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