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1年09月24日

陕西工人报公众视角 宋代的一起严打案 俺们的“小政委” 国企:让土政策腐败走开 惠家沟的早晨 图片新闻 中铁二十局二处太祁项目部节日问候

当前版:第A4版:公众视角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公众视角
04

俺们的“小政委”

□文/刘三余

孔夫子云:民以食为天。青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中讲,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在“吃”的问题上,我们这些凡人,与圣人,与伟人的心是相通的。

象许多大城市的机关上班族一样,机关干警早晚都是在家就餐,中午在单位凑和一顿,多少年来都是如此。前些年来了个Q领导,全面工作如何且不讲,单就眼皮底下的机关食堂说,愈办愈差劲,量少质差,一份午餐还没有街上的一碗油泼辣子面条便宜实惠。没有人吃了,就只好熄火关门。赶到中午吃饭时间,机关的干警便夹了饭盒上街吃,有的人边走边用勺子筷子敲起饭碗饭盒,叮叮当当的奏起自乐曲,嘴里念叨着,这样儿实在有点儿对不住人民警察的光辉形象了。有一阵,我们这个城市刮起了“乙肝风”,街头小饭馆的卫生又差,一时间闹得人心惶惶,没了“手拿碟儿敲起来”的穷高兴,就向往大酒店,可你一个警察一个月开几个铜板儿?于是,意见象冬天的西北风一样猛刮,“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啊。

Q领导态度上的坚决不予理睬,使以牺牲奉献著称的干警们得以继续发扬忍耐精神。Q领导的家就在单位旁边,抬脚就到,他“亲自”在家吃好了,也就把大家“代表”啦。提意见无济,我们办公室的同志就开动脑筋,头天在家晚饭做得宽裕些,剩下的次日装了饭盒带来。早有同志拿了家里的小型电动热饭器,一次十分钟热成一盒饭,速度很快,到了下班时间,你拿出了饺子,他奉献出特色菜,大家搅和在一起吃,这电动热饭器便被正式命名为“俺们的小政委”,午饭则美其名曰“自动午餐”。冬天更好办,那时节办公室还生着火炉子,派一个人偷偷出去采买粉条蔬菜羊肉片调料饼子等,锅啊瓢啊刀啊小案板啊也有人早早从家带来,这边一锅凉水12点烧开,那厢采买的同志保证正点归来,七手八脚,洗的洗,切的切,片刻时间,一锅香喷喷热腾腾的自制火锅便大功告成。没有酒无碍,要紧的是这暖融融的气氛。古往今来,指点江山,谈天说地,书生意气。这个甩一句秦腔“天下事难不到共产党员”喜气洋洋,那个讲起了历史上的那位昏君,连年大灾,饿殍遍野,那个混蛋皇帝竟对此十分不解,问老百姓“何不食肉糜?”惹得大家捧腹大笑。

意见闹大了,Q的几位副手私下商量好,在一次碰头会上将恢复机关食堂的事情郑重其事地提出来,几位主管业务的领导并表示愿意挤出点经费资助,其实也就是每人每顿补助5毛钱而已。岂料,Q领导的一句话就将大家噎了回去:中央文件上有哪一条规定,办食堂要给补助?这话传出后,有人道了一句说了也白说的话:中央文件上有哪一条规定不让办干警食堂?

Q领导终于要调走了。上级宣布那天,很有点“兵临城下”的紧急。据说,倘若不是提前私下“做工作”,有人就要放鞭炮欢送Q领导呢。新来的领导得知机关没有食堂的情况,非常惊讶:上边有此项经费开支,有现成的伙房,几年时间呀,百十号人怎么能没有食堂呢!人家能给职工搞免费午餐,我们再穷,总不至于连每人每顿5毛钱都拿不出来吧?

自此,随着机关食堂的死而复生,我们也就和“自助午餐”拜拜啦。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