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吸纳八方英才 搏击市场风浪
陕西烽火通信集团靠创新成为脱困先进
本报讯 曾是行业内困难企业的陕西烽火通信集团公司,近几年来坚持在科技体制、技术、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激发了企业活力,三年迈出三大步,企业商品产值,销售收入连续3年以40%以上的速度递增,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成为国家信息产业部改革脱困先进企业。今年头8个月,该公司已完成商品产值1.4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1.9%和73.3%,再创历史佳绩。
在前几年困难面前,烽火集团克服畏难情绪,立足国家产业发展方向和公司现实产品优势,确立将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的优势产品如通信整机、电声类产品作为主导,在优势产品上水平、上规模方面,认真推行创新,以创新带动企业走出低谷走上快速发展之路。
首先是体制创新。公司大胆革除旧的,不合理的研发体制,在企业科研开发部门实行新品项目承包制,企业内部科研项目招标制、项目负责人制等一系列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招,并在科技人员中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激活人力资本。公司还在西安高新区建立了“烽火科研开发中心”,对高层人才采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全新管理措施和手段,吸纳了一批包括博士、硕士在内的高层次研发人员。
其次是管理创新。在深化企业内部改革中,他们建立了一整套公正、合理、科学的管理体系和激励手段,将分配向研发一线倾斜,彻底砸破国企“大锅饭”。在烽火企业新品项目负责人和主要技术骨干年收入可达5万元左右;新进企业的大学生除可一次性领到800元安家费外,月薪也由原来的几百元调到了千元以上,一举扭转了过去留不住科技人员的被动局面。
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结出了知识创新的硕果。心情舒畅、收入不菲的科技人才依据公司“瞄准国际先进技术,争创国内一流产品”的发展思路,通过知识创新,不断掌握主导产品发展的核心技术,促进新品开发。目前,烽火在短波、超短波通信领域的系列产品已发展到数字化、抗干扰网络化国内领先水平,电声类产品的有源抗噪和骨导技术应用均属国内首创。公司研发的短波跳频电台荣获信息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今年上半年,公司就完成新品鉴定,评审18项,获省厅科技成果奖10项,申报国防科技成果项目3个,申报实用新型专利2项,烽火新品产值已占到年总产值72%以上。
从去年开始,他们陆续投资1亿多元,对企业实施技术改造,购置了加工中心大型现代化设备及检测仪器,投资2000万元的科研生产综合大楼也在国庆前夕破土动工。
(郝振宇 吴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