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再创延长石油辉煌
——延长油矿管理局王家川钻采公司发展纪实
在中国内陆腹地,有一块古朴神奇的地方那就是陕西。陕西的北部是一片黄褐色的、贫脊的土地——黄土高原。1000多年前,我国古代著名科学家、北宋时期的沈括曾来到这里,并指着当地一种黑色的流体说: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这黑色的流体就是日后被称为“工业的血液”的石油。
(一)
1000年后的1905年,“延长石油官厂”在黄土高原的延长成立,两年之后,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在延长县的西门外诞生。喷涌而出的石油,使延长成为石油工业的发祥地。抗日战争时期,延长石油为抗战胜利及其共和国的创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延长的石油定边的盐”成为支撑陕甘宁边区财政的两大产业。延长油矿生产的煤油照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被称之为“革命灯塔里用之不竭的燃料”。
造物主是公平的,它在给予陕北“地面上”的贫穷同时赠予了其丰富的地下石油资源。延长摆脱贫困,走向富裕之路也许正在这埋藏在黄褐色土壤下的石油。
(二)
1985年,延安市最早的一个县级石油钻采企业——王家川钻采公司在延长县应运而生。公司主开发区为王家川区、郑庄区、范头塬区、面积150平方公里,石油总藏量6000万吨。原石油部副部长焦力人给王家川钻采公司的题词是:发展石油、振兴经济、联合经营、多方受益。按照这一要求,王家川钻采公司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边生产、边建设、边完善、边提高。这其中融入了延长县的各界领导的汗水和心血。毕竟,王家川钻采公司是延长人“石油强县”这一梦想的象征。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王家川钻采公司已初具规模,有生产单位12个,在册职工631名,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50名,形成固定资产原值上亿元,资产总额2亿余元。然而,由于王家川钻采公司区块小、油层浅、储量少的先天不足,油井递减快,效益低下,同时,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公司发展过于缓慢,年石油产量一直在10000吨徘徊。数年来,公司每年上缴县财政仅50多万元。从1998年以来,未钻一口新油井,惨淡经营、债台高筑,职工工资被拖欠数月,王家川钻采公司竟成了延长人的一块心病,人们摇头叹息说:那个企业没救了!
延长人“石油强县”的梦想难道就这样折戟成沙?延长石油路在何方?按照“十五”计划,陕西将发展成为新世纪国家重要的能源接续地。其中,关中高科技,陕北煤油气,陕南林特水。延长难道又要与腾飞擦肩而过?
(三)
2000年7月,黄土高原一个少雨、干旱的夏季,已过不惑之年的闫习臣以陕北人的纯朴和执着出任延长王家川钻采公司总经理。在此之前,他是延长县水泥厂厂长,在延长县水泥厂摸爬滚打20年,将一个年产量仅400吨、工艺落后、产品质量不稳定、连年亏损,挣扎在死亡线上的企业,打造成一个年产值200多万元、实现利税35万元的改革先进企业。他说,靠的是“立足本业打基础,系列开发求发展,多上项目创财源”的经营战略以及精干的企业组织结构和严密的管理机制。
在延长的企业界多年中,闫习臣深知:石油对延长人民脱贫致富和县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他知道,这时他肩上的担子不仅仅是王家川钻采公司总经理、企业法人,而且还肩负了14万人“石油强县”的一个未实现的梦想。石油是液体的“金子”,是工业的“血液”。开发石油对黄土地上的延长来说,既是增加财源的一个途径,又是强县富民的一项战略。
到任之初,闫习臣经过实地调查研究,与班子成员反复探讨企业的发展之路。这时的闫习臣已有一整套企业管理经验。他知道,对于一个挣扎在死亡边沿的企业需要什么。一方面,要解放思想,转变工作作风,强化内部管理,另一方面,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石油强县”的发展战略,探索全县石油开发的新途径。这一点尤其重要。多年来,由于资金缺乏,王家川钻采公司没有钻出一口新井。而这样就不可能得以发展。于是,他们首先多筹措资金搞勘探,增加企业发展后劲,去年底相继打出两口探井,为企业下一步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通过充分的调研、分析,闫习臣和他的领导班子从体制改革入手,大胆提出了“外争区块、内强管理、分块搞活”的开发思路,在原钻采公司基础上先后成立了南区和北区两个采油大队,实行分块承包搞活。这充分调动了基层职工的积极性。如北区钻采大队,成立后引入了全新的管理和资金运营机制,全方位实行技能岗位工作制,使石油产量和效益都大幅度提高。当年底,钻采公司和两个采油大队新打油井140口,新增固定资产7000万元,生产原油2.8万吨,是上一年的一倍;上缴税费1012.5万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2倍。
王家川钻采公司这家老企业终于“老树发新枝”,迎来了腾飞的日子。
黄土高原的延长县,多年来一直在梦想着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如今,他们将“石油强县”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给人以光明和动力,促进当地经济的大发展,延长石油积攒着腾飞的力量,这一发展阶段不可或缺。
去年,该县在石油产量上得以大提升,县财政收入2221万元,较上一年增长了30.6%,极大地缓解了延长县财政紧张状况。这更坚定了该县的继定发展目标——“石油强县”。今年,延长县加大力度,以石油开发为重点,以旧井挖潜改造为基础,大力发展石油产业,使全县石油产量保持了较高增长态势。王家川钻采公司在这样一个大氛围下,以发扬坚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再创延长石油事业辉煌的干劲,并按照“完善改革,强化管理,加快开发,提高效益”的工作思路,进行了第二轮承包,规范了旧井承包的经营管理;经公司反复研究,报请县上同意,按照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统一作业标准、统一销售的原则对公司的旧井采油、井下作业等实行了竞价承包。承包后的作业单位按设备分配职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一措施,使旧井产量稳中有升。
在保持旧井产量同时,为了加快全县石油开发步伐,寻找新的财源增长点,公司借鉴南北两区成功的经验,筹措资金于今年3月9日成立了东区采油大队。
从此,南、北、东三区采油大军齐头并进。北区采油大队按照“科学开采,合理布局,严格管理,滚动发展”的思路,加大技术投入,强化内部管理。南区采油大队按省市整顿石油开采秩序的要求,对油井进行统一经营管理。今年上半年生产原油12060吨,占年计划的60%以上。东区采油大队也完成年计划的55%。东区采油大队主要负责新区开发工作,主开发区为七里村乡柳家塬、茶壶塬一带,面积4平方公里,石油藏量6000万吨。
截止今年10月,王家川钻采公司共实现工业总产量44635吨,产值1205.1万元,上交税金1120.3万元。从此可以看出,延长原油产量已出现了令人欣喜的增长态势,今年底有望突破6万吨大关。延长人说,这是一个里程碑的数字,有了这一产量,就有了可观的利税,就有了进一步把石油产业“蛋糕”做大的本钱。延长县的目标是:原油产量明年突破10万吨大关,实现年产值税费收入3000万元。这将成为延长县财政收入的一大支柱。王家川钻采公司在闫习臣和他的领导班子带领下,已使延长石油事业重现昔日的辉煌,并使人看到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希望。在延长县域经济大发展中,王家川钻采公司和总经理闫习臣在历史的丰碑上功不可没。
贫穷像梦魇一样长期困扰着居住在黄土高原上的人们,恶劣的生存条件、贫脊的土地,也同样使14万延长儿女难以摆脱贫穷。如今,在黄土高原的沟峁间,一座座油井架耸立起来,直冲云霄,它们是延长人决心走出贫困的宣言;汩汩地石油喷涌而出,像是在诉说一个以与天地奋斗的精神改变现状的动人故事。延长,这一新中国第一口油井的诞生地,在西部大开发的今天,终于迎来了大发展的机遇,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机。“石油强县”,作为该县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已不仅仅挂在嘴边,而且扎扎实实地落在了实处。延长,必将因石油得以发展,因石油走向富裕。
采访结束后,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离开了这片神奇的土地。然而,延长人艰苦奋斗的精神,孜孜不倦的奉献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更上一层楼。
让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付炜 臧战胜
王家川钻采公司热烈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