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一位老工人师傅的心里话
企业如何让年青的技术工人,尽快从老师傅那里学到他们的技术和经验并转化为生产力,这是一个事关企业发展和延续的大问题。但现在企业内青年工人学技术的积极性,尤其是尊敬老师傅的现状却令人担忧!
我是一个有着三十多年工龄的老工人,记得刚进厂,厂领导对我们这批青工进行入厂教育时,曾语重心长的谆谆告诫大家,一定要尊敬老师傅,努力学习技术,为工厂的发展做贡献。随后讲了一个颇具启发和教育意义的故事:一位年轻的工人跟随师傅学艺,第一年该青工对师傅非常尊重,努力学习,开口闭口叫“王师傅”;第二年,认为自己掌握了一些技术,开始傲慢起来,于是对师傅改称为“老王”;到了第三年,干脆骂师傅是“王八蛋”了。此事虽过去了数十年,但至今我仍记忆犹新,经常回味。
当今的工厂,一大批青年认真工作,努力学习技能,尊敬师傅,团结同事、志存高远,这是非常值得高兴的事。但与此相比,那些不求上进,不学技术,对师傅极不尊重的青工也大有人在。有些年青人根本不把师傅放在眼里,对比自己大一、二十岁,甚至二、三十岁的老师傅直呼其名,叫“老张”“老王”算是对你的尊敬,而当面,背地骂“老家伙”“老帮子”也屡见不鲜,现就自己身边和耳闻目睹事,随附一、二。
其一,一位现已退休的梁师傅曾经是拉着同住一幢楼的小邢的手,看着其长大的,小邢也一直叫梁师傅“阿姨”。小邢长大参加工作后,正巧和梁师傅分到了一个车间。没过几年,“阿姨”也就不叫了,而干脆称其为“老梁”,甚至有时还板起面孔训起了一直勤勤恳恳工作的梁师傅,而语言极为不尊重和尖刻,梁师傅为此暗暗流泪!
其二,刘师傅和小孙同在一个车间,一次,刘师傅正往行车吊着的料斗里装工件,这时,小孙也需用行车,他本应等刘师傅将活干完,上前说明情况,但小孙却随手在车间的角落里捡起了一块散落的焦碳(热工车间),在距刘师傅5米左右的地方,从侧面向刘师傅扔了过去,意思是用这样的方式告诉对方,自己要用行车,但不偏不倚,刘师傅头上顿时被砸起了一个大包,小孙的父亲和刘师傅年龄一样大。对小孙这样的行为,刘师傅非常生气,刚上前质问了两句,谁知小孙气势汹汹,大有打刘师傅一顿的架势,后被在场的同事拉开了,事后小孙虽在车间领导和父母的批评下向刘师傅认了错,但当时造成的影响却极为不好。
掌握一种技能,乃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在经济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做为年轻的一代,更要加倍努力!要想把老师傅宝贵的工作经验和技术学到手,尊敬师傅是最起码的条件。
我国的经济正在飞速发展,希望企业的决策者和有关人士,能强化对青年人学技术重要性的认识,能认真地在青年人中开展尊师教育,以促使老师傅认真地教,小青年们认真地学,从而保证企业技术人才后续有人,保证企业持续发展。
华阴市黄河工程机械集团锻工车间老工人 李满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