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海天湖映丹心 巴出群英建宏业
——陕西二郎坝水电工程建设与发展记事
文/秦人 黄永平 卯正中
地处我省西南边陲的宁强县,深居大巴山区腹地,自古以来就是由陕入川的重要门户,又是千里汉江的发源地。境内峰岭叠翠,河流密布,林草丰茂,景色旖旎。
当笔者沿着蜿蜓的山道,驱车往县城东南方向行驶三十多公里时,一座颇具规模的现代化水电站便立即进入我们的视野。这就是著名的二郎坝水力发电公司的电站建筑群。它呈阶梯状错落分布在青山绿水之间,装点着巴山秀美的山川,成为林间深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同行的同志告诉我们,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水电工程,从立项到建成长达十年经历磨难,凝聚了电业将士的多少心血与汗水,寄托着三秦父老的多少深情与厚望啊!
奋力攻难关 高峡出平湖
二郎坝水电工程是我省“八五”重点建设项目和20项兴陕工程之一,又是省政府实施汉江开发战略的源头工程,以及引嘉入汉跨流域调水、进行梯级开发和综合利用汉江水能资源的龙头工程。
这项工程是在嘉陵江二级支流西流河上修建库容8000万立方米的水库,通过10.53公里的引水渠道穿越流域分水岭,将水引入汉江一级支流玉带河,利用其间形成的418米落差修建天生桥、二郎坝、卧龙台三级电站,总装机5万千瓦,年发电量2亿度,具有发电、灌溉、供水、养殖和旅游开发等显著的综合效益。
该项目设计总工程量为开挖土石方193.5万立方米,砌石3.3万立方米,浇筑混凝土15.6万立方米,制安钢筋0.41万吨,金属结构0.2万吨,帷幕灌浆5.97万米,固结、回填灌浆2万米。
二郎坝水电工程立项于计划经济时期,建设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建成于西部大开发之时。
1989年12月,省政府决定兴建二郎坝水电工程,1991年省计委批准初步设计并下达开工令。工程自1990年筹建以来,由于业主不定,体制不顺,资金不到位,进展十分缓慢。在工程建设面临搁浅之时,1996年先后有三位副省长亲临工地视察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在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由省电力建设投资公司控股主持这项水电工程的建设,工程开始起死回生。
1997年1月7日,程安东省长亲率省电力投资公司等有关部门领导,顶风冒雪视察了二郎坝水电工程,极大地推动了工程建设。当月24日,项目股东大会宣布组建“陕西汉中二郎坝水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从而实现了投资管理体制由行政事业型向企业型的根本转变,工程开始走出徘徊的低谷。当年5月,三级电站全面开工建设。
1998年2月,二郎坝公司进行了整体改制,工程更名为“陕西秦龙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二郎坝水力发电公司”。由于运作体制转变,工程管理更加规范,建设资金到位迅速,二郎坝工程进入了建设高峰期。
由于二郎坝水电工程位于崇山峻岭之中,地质复杂,技术难度大,设计变更频繁,战线长而场地狭窄,施工条件很差。从1997年5月全面开工计算,合理建设工期应为5年。为了不负众望,公司从实际出发,经过科学论证,把三级电站建成发电的目标锁定在1999年9月。作为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单位,二郎坝水电公司按照现代企业运作方式,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项目监理和项目招标制,规范工程项目管理。
在工程建设中,公司对项目审批、筹资、建设、计划等实行全过程负责,认真组织项目设计、监理、施工招标和设备采购工作,严抓工期、质量和投资的控制。在施工管理上,制定了施工现场管理办法,理顺了各参建单位的工作程序。他们认真考察选聘了具有监理资质的三家监理公司,承担工程全过程的监理工作。这三家监理单位共选派了具有管理资格证书和工程经验的29名同志长驻现场,对施工项目进行全面监理,有效地控制了工期、质量和投资。他们对所有工程项目都实行招投标制,严格按照程序规范操作,确实发挥了其节约投资、优化施工、加快进度的作用。公司加强财务核算与财务监督,强化财务监控机制,有效管理建设资金,受到省、市审计部门的肯定与好评。
二郎坝水电工程是汉中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工程。建好这项工程,质量问题是头等大事。公司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观念,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层层落实质量责任,制定和完善质量管理办法,积极开展质量检查活动。他们增强质量管理力度,对施工单位从质检机构、人员配备、责任落实、规章制度、施工工序、质控措施、施工方案和验收程序等许多方面加强管理。他们加强质量监督检查,采用单位自检、联检评比、召开现场会等形式,强化质量控制措施。对于不同的工程项目,依据各自施工规定、操作规程和工序方案,采取相应方法进行质量监控。
“时间最宝贵,工期最值钱”。这是二郎坝水电公司就施工进度提出的响亮口号。他们一是始终坚持倒排工期,做到目标到月到旬,任务到周到天,以阶段性目标的实现保证总目标的实现。二是层层落实责任,重点项目重点抓。制约工期的四大难点工程实行项目分管领导具体抓,公司经理亲自控制工期。全体干部职工加班加点昼夜苦干,有关各方分工负责协同作战。三是加强工程结算管理。坚持按月完成任务比例结算,控制项目合同工期。四是强化激励机制,健全奖惩制度,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大力推动工程建设。
在工程建设的实践中,二郎坝水电公司的决策者深刻认识到,控制工程建设成本,省大钱在方案,省中钱在承包,省小钱在管理。因此他们重视优化设计方案,设立了合理化建议奖,尽力控制工程投资。不少工程方案都在充分论证和确保质量的前提下作了优化处理。共节省投资达500多万元。他们还加强工程预算管理,严格进行审查审核,并坚持以合同为依据,做好工程验收结算。同时,完善工程投资管理制度,不断强化投资监控。
工程建设千头万绪,许多工作必须同时开展。在整个建设过程中,二郎坝水电公司积极依靠市、县政府,加快移民工作进度,确保水库按时蓄水;并精心部署防汛和后勤保障工作,保证工程顺利进行;还要加强同社会各方面的联系,为工程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1999年8月28日,二郎坝水电工程首台机组并网发电。
2000年6月20日,二郎坝水电工程建设全面完成,三级电站10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
从全面开工建设到全面建成投产,二郎坝水电工程仅用3年时间就完成了原定5年的工程任务。创造了陕西水电建设史上的奇迹。这是4000多名建设者顽强拼搏的辉煌成果,是气吞山河、光耀千秋的壮举。
电业有虎将 大功终告成
1999年11月3日,巴山深处的卧龙台彩旗飘扬,人潮涌动,到处欢歌笑语,一派节日景象。人们期盼已久的二郎坝水电工程投产庆典在这里隆重举行,省、市领导和各界代表近千人光临大会。
在这喜庆的时刻,人们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转向了为这项工程奔波经营达10年之久的领头人——二郎坝水力发电公司总经理宋明贵,有人称赞他是“电业虎将”,有人干脆叫他“拼命三郎”。
1990年7月,负责二郎坝水电工程的汉中地区引嘉入汉工程建设局挂牌成立,年仅38岁的宋明贵被推上了这个局的领导岗位。宋明贵勤于学习思考,勇于开拓创新,在当地很有口碑。此前,他已担任乡区领导职务15年,带领群众创办茶场,开采金矿,修建大桥,电站,发展农村经济,政绩卓著。所以组织上挑选他来主持二郎坝水电工程的建设。
工程建设局成立初期,虽然宋明贵主持工作,但他实际上是一个“光杆司令”,手下无将无兵,更无办公场所。他把建设局的大牌扛到县委招待所,租房安营扎寨,把新刻的公章装在身上,四处招兵买马,踏上艰辛漫长的创业之路。随后,他又身背各种论证材料,去汉中、上西安、进北京,寒来暑往风雨兼程,汇报、咨询、求教、宣传,以争取各方面的理解与支持。仅1992年,他就在外边跑了183天。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1992年底,二郎坝水电工程被列入陕西省重点建设项目。
谁料好事多磨,正当宋明贵带领全局同志积极准备全面开工之际,工程评估工作遇到麻烦,很有可能被淘汰出局。当时正在患病输液的宋明贵听到这个消息心如火燎,他拒绝医生和家人的劝阻挽留,立刻连夜赶到西安,痛陈工程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请求重新评估。其后不久,在病情稍好时他又踏上了进京的旅程。在水利部,宋明贵如数家珍般地历述二郎坝工程五大效益,以翔实的数据,严谨的论证,真挚的感情,热诚的语言,终于打动了主管司局的领导同志,最后此工程被列入全国重点扶持的10个中小型水利项目之一,争取到国家投资200万元,省上也投资600万元。征地、修路、架电、建房等前期工作立即开始启动了。
(下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