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真的想给擦鞋匠评职称吗?
最近,四川蓬安出了这样一档子新奇事:某工商所长向蹲在街头的擦鞋匠们打招呼,明年我们要实行职称制,给你们擦皮鞋的评职称,每个人都要办理职称证。不明就里的人会以为,这个县的职称评定工作搞得真是好,连擦皮鞋都要持证上岗了!然而,对于蓬安相关状况稍有了解的人都清楚:这是有关部门绞尽脑汁想出的“创收”之道。
在蓬安,“擦鞋匠”一个月所得,满打满算不过百十元,今年年初,这个县的工商部门要求“擦鞋匠”必须办理营业执照,年度交费高达320元,“个管费”200元,此外还有集资款等7项收费。对于拒不交费的“擦鞋匠”,工商部门竟采取了强制措施。蓬安的“擦鞋匠”们大都来自贫困家庭,很多为下岗职工。在社会舆论同声谴责的压力下,工商部门只象征性地给“擦鞋匠”们退还了不足50元的费用,对于占大头的“个管费”仍不予退还。令人们疑惑不解的是:明年果真“持证上岗”的话,“擦鞋匠”的日子该怎么过?
其实,国家有关部门多次出台文件,三令五申,对于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相应减免各种费用,像上述“个管费”以及其他行政性收费,实际上都在减免之列。那么,一些部门何以置国家的有关文件精神于不顾,我行我素,乱收费、且多收费到肆无忌惮的地步呢?
某些行政部门手中掌管的权力,实际上应是用来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为公民、为纳税人服务的。但是,一个时期以来,一些部门拥权自重,借口工作需要,千方百计地为本部门以及部门中的个人谋利益,一门心思地搜刮、聚敛百姓的辛苦所得,毫无恻隐之情、公正之心。看一看一些部门拔地而起的豪华的办公楼、宿舍楼,再听一听基层百姓谋生艰难的抱怨,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些部门、一些人手中的权力,实际上已经严重地蜕化变质,背离了其本意。像上述蓬安的有关部门,对于国家明令下达的对于下岗失业人员的有关减免优惠政策,阳奉阴违,拒不执行,我们怎么指望他们能够不折不扣地执行国家制定颁布的其他政策?我们又怎么指望下岗失业职工在如此行政环境中,能够很好地再就业?下岗失业人员连擦皮鞋都要评职称,都要收费,我们想发问的是:还有什么不能收费?
常见一些部门、单位的工作成绩总结中,把“领导重视”作为首要经验,相信蓬安有关部门亦不例外。那么,拒不执行国家对于下岗失业人员的有关优惠减免政策,且挖空心思地在擦皮鞋评职称上做收费的文章,试问:各级相关领导对此又是如何“重视”的呢?
■祝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