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一个地区发展环境状况如何,已经成为当地经济社会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因素。招商引资,主要依靠规范政务管理,建立公正合理的市场秩序,政府尊重市场规律并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为此——
陕西主攻投资环境
港商来信公开之后
2000年10月,港商董健决定在其母亲的老家长安县樊村乡彰仪村承包土地发展农林业,然而,在办理相关手续过程中,却接连遭受西安市工商局、陕西省政府政务大厅等部门的冷遇和脸色。同年11月21日,董健在家乡投资遭遇办证难的经过被西安一家报纸以题为《在西安办证的酸甜苦辣》的来信在头版显著位置发表。在信的最后他感慨道,“这过五关斩六将的奔波,让我觉得很累很累。客观地说,与前几年相比,有关部门和机构的办事效率已经提高许多,但我觉得还有许多地方要改进”。
董健来信公开之后,在西安各界引起强烈反响,一时间大街小巷都在讨论怎样改善投资环境,3天后,西安市召开政府全体会议,市长冯煦初在会上说,西安的政府审批制度要改革,将通过精简审批事项,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凑巧的是,董健来信公开之后不长时间,陕西省委、省政府做出决定,将2001年定为“投资环境整治年”,由此拉开了三秦人下真功夫营造理想投资环境的帷幕。
人人都是投资环境
2001年4月,陕西省委、省政府发出《关于改善投资环境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决定》和《转发省对外开放领导小组〈关于陕西省投资环境整治年活动实施意见〉的通知》,根据部署,全省正式开展以“四清理、五整顿”为主要内容的投资环境整治年活动。省长程安东明确要求,陕西各级政府全面清理涉及利用外资的规范性文件,对省级各地区各部门起草的法规、规章和有关文件进行严格审核,全面推行“外商投资企业缴费登记卡”制度,实行集中收费,收缴分离。
6月1日起,一大批被确定取消的涉外行政审批事项全面停止施行。
截至8月底,全省精简审批事项657项,保留818项,总精简率44.54%,46个承担行政审批事项的部门和单位都达到或超过了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审批事项精简40%的目标。
在整个整治活动中,各地市(区)也积极行动起来:
西安市政府连续两次发文,取消和改革了277项行政审批审核事项,在投资项目设立中,也大力简化审批程序。清理收费项目,切实减轻投资商和企业负担。全市还清理占道市场224个,分别对700余条背街小巷进行了清理整顿。
在咸阳市,谁影响投资环境更是受到处分,到10月底,因此受党纪处分的达16人之多,移交司法处理27人,给予其他处理45人。同时,在政令不畅、作风不实、纪律松弛、组织涣散等方面存在问题的210名干部受到处理。
到第八届农高会召开前,杨凌即投资了7.68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营造良好的硬件环境。同时,示范区实行“一厅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和打假扶正的专项治理,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
与此同时,全省各级政府对土地、房地产、资产估价、工程造价审计等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规范管理,到10月底,金融、旅游、电信、交通、民航、铁路、海关、商检等重点涉外窗口单位全面推行社会服务承诺制。
西部腹地的亮点
随着治理投资环境成效的显现,国内外客商来陕投资的信心和动力大大增强,全省利用外资工作出现良好势头。
4月,2001年东西部贸洽会。陕西共签订利用外资合同142个,总投资额11.57亿美元;签订利用外贸协议71个,总投资额17.86亿美元;签定国内联合项目合同592个,总投资178.42亿元。
9月,西安投资与贸易洽谈会,签订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95项,总投资12.17亿美元,合同外资额9.12亿美元;引进外地资金签订合同项目281个,总投资113.79亿元人民币。
前三季度,西安高新区入区新项目达到86个,总投资88亿元,引进外地资金1.5亿元,审批外资企业43家,完成合同外资额1.14亿美元。
据统计,1至10月份,陕西省新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90个,同比增长31.9%;合同利用外资额6.24亿美元,同比增长88.5%。美国、澳大利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41家企业在陕西设立了代表机构。通过东西部洽谈会、香港陕西省投资贸易洽谈会、外商投资企业再投资洽谈会和西安投资贸易洽谈会共签订合同外资额9.9亿美元。
同时,国内横向经济联合工作也取得丰硕成果,1至10月份,全省共签订省际合作项目287项,总投资额88.3亿元,吸收外地资金70.6亿元,其中与上海、江苏、广东、山东等东部3省市签订合作项目145个,总投资额149.6亿元,吸引东部资金37.5亿元。
事隔近一年,还是那个港商董健,提起投资环境,他动情地说,“我的事,连崔书记和冯市长都做了批示,他们如此重视,还能不改善吗?我打算再投资200万扩大园林面积,把养殖业务搞起来。”与董健持相同看法的还有广大投资者,据最近一份调查问卷显示,陕西已被认为是西部最适宜投资的省份之一。
本报记者 刘公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