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农业科技助推陕西经济
陕西和农业生产有缘。杨凌的古邰城是后稷“树艺五谷,教民稼穑”的圣地。如今,农业科技使陕西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国内第一支和农业有关的股票“秦丰农业”的上市,表明了陕西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其以种子为主导产品的高科技农业,给陕西,也给农民带来了希望和实惠,秦丰种子就是一种品牌,“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的广告语更是家喻户晓。
更令人注目的是一则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消息,该校建校以来,已累计为社会带来了2000亿元的效益,动物胚胎移植、克隆、科技承包集团等为陕西科技注入了新的活力,农民、企业、科学家纷纷尝到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甜头。
农业科技型企业在陕西的典型模式是企业+农户+科技(科学家)。以胚胎移植繁殖布尔山羊为例,将布尔山羊胚胎移植给普通山羊代孕,费用只有数百元,小布尔山羊出生后一只可卖3000元以上,农户对此双手欢迎,因为他们从中受益最大。如果采用布尔山羊自然繁殖方式,费用则在万元以上,高科技的应用使得胚胎分割,动物胚胎克隆、体细胞克隆成为现实。一大批农民实现了脱贫致富。应用科技诞生的体细胞克隆山羊阳阳更是成了明星动物。科技型企业从院校、科技产权入股、科学家的股份合作中寻找到了企业发展的良径。
说起农业科技,不能不说起每年一次的杨凌农高会,从第七届开始,农博会更名为农高会,今年的第八届农高会上,如果单从每天近50万的人流上,你仅仅看到了农民对科技的希望,从参与单位、展览内容上和效益上,你才能读懂农业科技的影响力。第八届农高会总成交额达300多亿元,其中中科院参与的科技项目价值达7亿多元,杨凌农高会成为与中国农业博览会等齐名的中国四大盛会,获得了中国农业的奥林匹克大会之称。
据了解,几年前陕西的农业科技转化率还较低,如今,一大批农业科学家已投身“农海”,开办公司,利用科技优势大打农业科技牌。以农业院校为主的农业科技承包集团采用返租倒包的方式在广大农村施展拳脚。渭北合阳的农民现人均年收入比两年前增加了300多元。仅一项以废弃苹果枝条为主原材料,采用处理过的枝条末点种香菇的技术就使当地农民心里乐开了花。
农业科技的广阔前景也使一些工业企业看到了曙光。先后有不少工业企业投身农门。秦岭水泥斥资与杨凌现代农业开发公司合作,秦川机床股份公司与其它单位发起成立了秦川节水有限公司,专门生产节水灌溉设备……在陕西,农业成为一项朝阳产业,设施农业等成为企业重点追求的项目。 (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