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者有其屋
西安的段鹏先生,自个儿花了十多万元,带着妻子、女儿,从工厂那仅有10平方米的小屋搬出,住进西安糜家桥经济适用住宅小区的一套60多平米的新房。像段先生这样自个儿掏钱购房,如今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据了解:西安市商品房每平方米目前均价已上升到2800元,但购房者仍很踊跃。去年1-11月,西安市商品房完成投资比去年增长20.91%,商品房销售增长41.39%,其中个人购房,占商品房销售总面积的89.8%,个人购房从1998年起,每年都在持续稳定增长。
改革开放,为我国的住房改革增添了活力,最大的受益者还是广大群众。以前住房,不少人是“三代同室”,随后发展到一大一小。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增加,群众住房要求也在逐年提高。要有卫生间、厨房、餐厅、客厅、书房、卧室等,都进一步细化了。有了宽畅的住房,还讲究高雅的室内装修、精美的家具、环保型的家用电器。更有甚者,有的房产商为了吸引更多的住房,大动脑筋,把住房向智能化方向发展。采用3A系统。即:通信自动化、安全自动化、管理自动化。住户不但感受到了诸多的方便,也提升了物业小区的管理水平。
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最能体现的就是自己购房。因此,客户对住房的选择也是比较挑剔的。比如许多人特讲究环境,“买不买房先看环境”,这也是业内人士的口头禅。正如人靠衣马靠鞍的道理一样。如果住房周围绿草茵茵,绿树成林,加之交通便利,商店、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齐全,这里的住宅就出售的快。
当然,“买不买看价格”。对购房者也是很重要的。如果价格太高,一次又拿不出,令许多购房者望而却步。可如今涌现出的一批小户型项目,首付为万元,月供千元左右,让许多敢买房者圆了买房梦。
去年,我国的房地产业又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新都市主义运动,其内容涵盖城市建设、国际人居标准、信息社会、生活方式等诸多领域,对塑造和复兴都市生活品质、节约土地资源、减少二次污染、降低能耗、继承并发扬城市历史文脉、恢复邻里关系、减少人际隔膜等方面,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让老百姓住进具备上述条件的居民区,会感到更加称心如意。
让房子为生活服务,让房子成为生活方式的核心是城市建设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新都市主义对建筑设计的人性化要求。我国已加入WTO组织,房地产开发更加激烈,今后老百姓的住房将会更加舒适、宽畅、漂亮。
本报记者 柳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