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我国10年内要创造1亿个就业机会
世行报告说,今后,大部分就业机会将产生于非正式的服务业和基本的基础设施服务业(建筑、运输、电信)、零售业、旅游业和商业部门。
据新华社电 世界银行年前在北京发表的《中国与知识经济:把握二十一世纪》报告中声称,据保守估计,10年内,中国需要新创造9千到1亿个就业机会,以吸纳将要从农业转移出来的4000万到5000万劳动力,以及来自中国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的劳动力和新增劳动力。
世界银行学院的迪帕克认为,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此前其城镇每年大约吸纳就业人口550万到650万,而今后10年内,其每年则需要创造800万到900万个就业机会。
此前有中国学者甚至还曾估计说,今后中国的就业需求要比这一数字高得多,大约为2亿到3亿。其依据是,除上述所说外,目前中国的农村乡镇企业和国有企业就业人员中的50%将面临着再就业。
世界银行发表的报告认为,目前中国新增就业机会大部分来自低技能产业。但是服务业在中国所占的比重低于其发展阶段所应有的水平,这是由于过去的政策向工业倾斜而对服务业不利。
世行报告说,今后,大部分就业机会将产生于非正式的服务业和基本的基础设施服务业(建筑、运输、电信)、零售业、旅游业和商业部门。与此同时,高附加值的小型私营商业部门也应当提供很多的就业机会,如市场营销、物流、配送、金融、咨询和管理等。今后还有许多就业机会将来自其他专业性服务部门,这些部门尽管过去不太发达,但却是发展知识经济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