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瑕蓝玉映党魂
——记省级小康示范村蓝田汤峪镇塘子村党支部书记宋军民
(一)
蓝田,位于古城西安东南方,这儿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特别是位于终南山下的汤峪镇塘子村,因在盛唐时就有温泉水而闻名华夏。这里山清水秀,交通便利,然而优美的地理环境和浑厚的人文历史景观并没有在这儿开出丰硕的经济之花,却结下了累累的贫穷之果。九五年以前,该村由于种种原因,干部不团结、作风不民主,致使人心涣散,干群关系紧张,使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仅仅八五年至九五年十年间,该村更换组长以上干部就达43人次,支书、主任12人次,成了全县有名的“上访村”、“闹事村”。为了扭转这一人见人怕的烂摊子,九五年底镇领导经过多方考查和村民代表大会选举,选出了具有时代经济意识,颇具开拓意识的优秀个体户宋军民担任该村的村主任,兼及村党支部书记。宋军民,这位党的农村干部,带领着挚朴的人们从此开始了创业之路,用自己的事迹诠释着新时期一个农村干部如何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的问题,赢得农村政治稳定,经济发展。
(二)
宋军民,这位正当而立之年的关中汉子,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感召下,克服常人难以承受的天灾人祸,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辞辛苦,摆摊设点,开办餐厅。经过多年的辛劳,加之商家的精明,凭着对市场的了解和良好的商业信誉,他很快成为一位很出色的个体户。他有钱了,但他并没有对以前的清贫进行报复,而是把有限的资金回报社会。他积极纳税,经常参与汤峪镇和村委会各项公益活动,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曾开办“夏收冷饮免费供应处”为村民服务,他多次上山扑救林火,同时,他带头引导村民走共同富裕之路,在他的带领下,许多群众开办了各种经营商务活动,走出了农民务农的传统误区。为了挽救更多的辍学儿童,他为汤峪镇九年义务教育一次就捐款5000元,为振兴家乡的教育事业带了个好头,他的善举,得到了汤峪镇父老乡亲的称赞和敬重。
宋军民放弃了自己经营得红红火火的生意,一头扎进了村委会,去支撑一个烂摊子,许多人都不理解,有人说他想当干部大捞一把,甚至还有别有用心的人想把他挤下台,加之塘子村人均产值几百元,可谓穷根扎进水里。面对村上诸多的不利因素,他没有趴下,他以一个共产党人的胸怀和气节,面对来自多方的压力和困难,以身作则,毅然担负起支部和村委会的工作,带领新一届两委会,以村务公开为突破口,以坚持抓好农村经济建设为目标,以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为落脚点,以本地资源为优势,开发属于自己的特色经济。
为了使各项工作不流于形式,他要求对村里的每一件事都要实实在在的落实。九六年村上扩建温泉浴池,由于资金严重不足,群众意见分歧较大,他坚持“村官不武断、群众说了算”的民主政策,通过全体村民会议讨论制定了“集体牵头、村民集资、按股分红的股份合作制的方案。全村205户,集资45万元,保证了浴池的扩建和运作,当年就回收效益60万元,村民们高兴地说:“一个好决策,挣回60万”。
为了村上经济的振兴,宋军民全身心地扑在为村子发展的工作上,他没有什么星期天,在他的带领下,村子一班人都严格地按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除了每个人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外,还要为群众干上十多件实事、好事。村上拓宽街道,为了节约开支,不影响工期,他每天都是在装载机上,亲自指挥,亲自动手,每天只休息三五个小时。一次下大雨,他让所有的群众干部回家休息,他却冒雨指挥机械施工,全身淋透了他也顾不上擦一把,女儿送来伞,见状哭着说:“爸,人家都走完了,你为什么还要干?”回到家里,妻子的嗔怪,儿子的埋怨,他都默默承受着。他知道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是一个支部书记。这样的事,不胜枚举。
为了改善汤峪镇旅游开发投资环境,加快小城镇建设,改变脏、乱、差的村容村貌,他带领两委会一班人,下大力气清除垃圾、沙石、粪土16000吨、清理大小树木1486棵,移动土方35000m3,城建规划回填用土62000m3,拆除各类违章建筑、占道建筑等286处,拆旧建新和拆迁的村民116户;新建房屋1000余间,绿化树木4万余株,全村硬化柏油路,水泥路二十五条,并铺设了人行道地砖,树坑板,解决了村民地下排污,实施了低压线路改造,架设了路灯,闭路电视等。为了搞好村容村貌,配备了专人清扫街道卫生,村民实行全年免费温泉洗浴。为村民分红、分配办理各项福利达60多万元,累计慰问救济246人(次);公益事业投入1260万元,集体收入比九五年以前的十几万元增长了五倍,村民人均收入也从九五年的800元增长到现在的3200余元,成为名噪三秦的小康村。
(三)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班长”。塘子村在宋军民一班村支部的努力下,由乱到治,由穷到富,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宋军民心里清楚,塘子村的村民心里清楚。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他们能称出干部的份量,面对着如此骄人的成绩,宋军民一如既往,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特别是通过学习江总书记的“三个代表”,使他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灵魂的净化。使他知道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干部,时刻代表着广大群众的利益,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群众,对群众想什么,盼什么,干部就要对症下药,解决什么。
为了塘子村在西部大开发中取得更大的发展,村两委会通过党员,村民代表大会制定了塘子村今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提出了“抢抓机遇、团结奋进,争创蓝田第一村”的口号,受到了中央、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好评和嘉奖。近年来,该村先后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文明村”、“小康村”;被西安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小康村先进党支部红旗单位”、“西安市安全单位”、“村务公开先进集体”,荣获“省级小康示范村”和“省级模范村民委员会”。书记宋军民也两次荣获市级先进个人和“市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陕西农民报》、《组工挚友》、《西安宣传》等诸多媒体对塘子村的发展和宋军民的事迹给予报道,更使塘子村名声远扬。
面对这些荣誉和赞歌,宋军民不骄不躁,他以此为动力,他说:“建设新农村,任重而道远,保持稳定,发展经济,治穷致富是我为官一任的目标。”他带领村支部一班人争取在新的世纪里,始终把解放生产力,创建文明、富裕、发展、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奋斗目标。记者相信,塘子村在宋军民的领导下,在全体村民的勤劳拼搏下,定会实现蓝田第一村的宏伟目标!
张民翔 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