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违规提前退休几时休?
前不久,记者遇见了40出头的红光满面的李师傅,他高兴地说:“退休了,办了好长时间,真不容易。”看着记者吃惊的样子道:“现在好了一月挣双份工资。”提前退休本是国家对具有特殊情况职工的照顾,但部分人员在个人利益的驱动下弄虚作假,加之企业的放任,使国家规定成了他们违规提前退休的渠道。
按照国家规定,三类人员可以提前退休:一是身患重病,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的职工;二是从事过特殊工种的职工;三是企业“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的破产工业企业中的职工这三类人分别占提前退休人员总数的42.7%、40.7%、4.06%。
病退,是三种情况中唯一不受年龄限制的,因此钻空子的人最多。对于那些“能人”来说搞个主任医师的证明和两年的病历手册可说是易如反掌,接下来的复查虽说有些麻烦,但也不会成为大碍,只要事前与劳动部门的有关人员和复查医院的有关人员拉拉关系,便可大功告成顺利“退休”了。特殊工种的提前退休,体现了国家对职工健康的关怀、照顾。但一些没有从事过特殊工种的“能人”为了提前退休,大搞瞒天过海、“人情战”的手法,在企业领导的积极帮助下修改或重新编写档案。为掩人耳目,以假乱真,他们甚至将假档案用烟熏黄,以欺骗劳动部门的检查。按照国家规定,并非所有破产企业职工都能提前5年退休。只有在是国务院规定的“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的破产工业企业中,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职工,经本人申请,有关部门批准,方能提前退休。有些企业却利用破产将“符合”提前退休的职工一古脑推到社会上,搞退休金统筹去了。
违规提前退休造成的危害不可轻视。首先,违规提前退休,给养老保险增加了很大的风险,使养老保险基金支撑危机日益严重。1998年全国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的城市有21个,1999年25个基金缺口187亿元,2000年基金缺口近400亿,国家财政为此每年要拨款300多亿。其次,违规提前退休给我国劳动力市场造成紊乱,使企业之间形成不平等竞争。一些违规提前退休人员退休后往往投奔私企,这样私企不用再为他们缴纳社会保险而降低了企业成本,却使得原企业背上了这些私企应履行的责任。另外,违规提前退休也给在职职工造成了心理上的失衡。
1999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定期公布退休、退职审批结果。各地也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监督,使违规提前退休的问题得以遏制。
■本报记者 章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