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2年01月23日
头版
01

炼就一双“火眼金睛”

——记延炼集团原油车间化验员惠海军

质量是原油加工企业的生命。如果说化验室是原油车间的质量检测部门,就像一双明察秋毫的“眼睛”,那么惠海军就是化验室拥有一双火眼金睛的人。

1994年,惠海军技校毕业后分配到延炼实业集团公司原油车间,1997年被调到原油车间化验室工作,刚到分析化验室时,他对刚刚接手的工作中的设备和仪器有些生疏,操作天平等都很慢,一名老分析工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别看就差那么一点点,在生产中就能决定是合格品还是不合格品!”短短的几句话,促使好强的他从此走上了一条艰苦的自学之路。为了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惠海军到处借书,《分析规程》、《化验员读本》、《分析化学》等分析专业的理论书占据了他的书桌、工具柜。有一点时间他就随手拿出书,一点点地啃。为了提高技能,惠海军除了独自苦练基本功,还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机会。有时白天没班时,他仔细观察别人操作,虚心请教,晚上回到家继续练习,夜里困极了,他就用冷水洗把脸,再接着看书、练习。他1997年被评为公司先进工作者。

原油车间化验室,主要承担着生产原油入库质量检验工作。原油进厂分析的要求只有一个,即“准确无误”。这个要求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就说到外出取样吧,确实是个苦差事,不论严寒酷暑,只要一有任务就得带着取样工具到罐区取样。春雨绵绵,梯陡路滑,常常是身上的雨水比取样瓶里的油多;夏日炎炎,口渴难忍,罐顶温度高达近50摄氏度,油样未采完就已汗透工衣;秋风瑟瑟,一手拎样一手扶梯,爬上爬下采油样;冬日冰雪严寒,裹着大棉袄还冻得发抖,爬上十几米高的罐顶,一手攥紧栏杆才勉强站稳,一手还要拿着取样桶,在凛冽的寒风中取样,手冻红了,脚冻麻了,没有一声怨言,更不用说油品紧急化验时,半夜三更一个电话就要从被窝里爬起的那份艰辛了。

为了一数据的准确,爬多次罐采多遍分析检测,已不是新鲜事。有时一个白班上下来,回家洗漱完躺在床上就不愿动了,经常连饭也不吃就睡了。上夜班到罐区采样,两个人做伴互相壮着胆,深一脚浅一脚,赶上倒罐,还得一遍遍重来。去年化验室共外出取样近千次,一年的工作量相当以往2年至3年的工作量。正是他与同事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严细认真的工作态度,使长压生产用原油抽检率达到了100%,产品质量合格率由过去的68%提高到现在的98%以上。

需要就是工作,需要就是目标。对待每一个分析数据都高度负责。发现结果超出了质量控制指标,他立即主动采样复查,先从自身找原因,查仪器、查操作、查记录,确定结果准确无误后,立即向调度汇报,直到找出最终问题根源。就这样,他凭着强烈的质量意识和遇事不马虎的工作作风,几年来,由他经手的数百张质量台帐从未发生过差错,为公司避免经济损失达数十万元。

他有一条“100-1=0”的理论,即一百次工作中,如果有一次失败或出安全事故,总的成功率只能是零。他正是以这种高标准去保证分析数据的100%准确。他相信,只有这样,才会不断进步、不断提高,不断适应“二次创业”的严要求。 (杜延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