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以贡献论英雄 凭实绩用干部
白河选拔乡干增加透明度
本报讯 2002年1月8日早晨,刚被任命为卡子镇党委书记的王安中带着组织的重托和一腔雄心来到新的工作岗位。止1月9日,白河县为乡镇换届选拔的144名“乡官”已全部到位。由于这次干部配备不是“伯乐相马”,而是用“赛场选马”的方式,即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上选贤任能,凭实绩用干部,因而被任用者信心倍增,落选者也心悦诚服,用人导向成为强有力的激励机制。
近年来,白河县委一班人认识到,白河要发展关键取决于全县3000多名干部尤其是其中的“脊梁”——400多名中层干部。于是,县委采取两条措施确保“千里马”从赛场上脱颖而出。
公开用人标准。除德才表现和年龄要求等基本条件外,实行经济建设业绩一票否决制。先后抽调近400名干部奔赴田间地头丈量黄姜面积、验收水窖、核查栽桑任务完成情况。随后又抽调各乡镇纪委书记和县直部门责任心强的干部组成19个复查组交叉随机复查,以挤干数字水份。常委会一直等到考评结果出来才据此研究干部选配问题。综合考评倒数第一和在考评中弄虚作假的两名乡镇干部被取消任用。还将干部考察与干部年度考核相结合,考核优秀者优先选拔任用,考核不称职票达到30%以上者不再任用。
广泛发扬民主,凭公论用干部。在考察对象的推荐上,县委不划圈子,不定调子,从2001年8月22日至12月31日,先后组织了4次大规模民主推荐,推荐和测评的范围之广、层次之多前所未有。在考察过程中,首次把个别谈话延伸到村干部和乡镇直属单位负责人,谈话面达60%以上,广泛深入地听取各方面的评判,并据此向县委提出考察对象的升降去留的明确意见。
此外还引入了差额考察制、任前差额公示制、全委会和常委会票决制等充分发扬民主的新做法,使群众参与程度和工作透明度极大地提高了。 (覃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