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哪些上市公司最可能存在财务造假
中注协发出通知要求会计师谨慎地甄选客户,言下之意是对一些风险大的上市公司不要接受其委托,即使接受了委托也要与其解除约定。哪些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风险最大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类上市公司:
1、异动股
一般企业的业绩具有惯性,除非天灾人祸,但现在有些上市公司业绩变脸很快,此类上市公司前期业绩基本不可信。股价波动厉害的上市公司,多半已被恶庄控制,上市公司的业绩已完全沦为恶庄欺骗股民的谎言,上市公司利用业绩配合庄家炒作,此类上市公司业绩最不可信。银广夏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些公司出现超乎常规高成长的业绩往往不可信,对这种制造出来的绩优股一定要抱十分小心的态度,说不定这就是颗地雷;还有那些业绩优良但股价疲软的公司,如生态农业,为什么业绩好却没有庄家看上呢?
2、重组股
这类上市公司资本运作往往存在财务造假与二级市场操作,资本运作频繁本身说明其前面的资本运作是虚假的,后面的资本运作也难保真实性。此外,上市公司和大股东及其关联方有较多关联交易,其业绩也不可信。
3、“T”类股
证监会决定,从明年1月1日起取消“PT”制度,PT公司都面临着退市的威胁。而ST公司同样面临着一个亏损三年后直接退市的问题。可以说PT、ST公司目前都处在风口浪尖上,作为投资者来说,年报出台前还是远离那些已连续两年半亏损、目前又无实质性重组方案出台的上市公司股票。
4、关联股
没有“三分开”的上市公司。其与大股东实际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会计核算非常随意,业绩在母子公司之间移来移去,没有任何的可比性及可靠性。此外,上市公司和大股东及其关联方有较多关联交易,其业绩也不可信,因为目前关联交易非常不公允,实现的业绩往往不可持续,具有很大的欺骗性。 (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