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捐献的困惑
·吴鼐·
最近,“6·8”洪灾给陕南三市和西安部分县乡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和生活造成了巨大损失。消息传来,各地反响强烈,“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那种捐献的场面和热情的确让人感动。笔者住处偏僻,企业效益一般,但职工对灾区的关注和同情却发自肺腑,短短几天,全厂为灾区捐献现金4万余元,衣物近七千件。
然而,面对群众的这份真情和爱心,组织者却为难了,因为,企业接到了几个“紧急通知”。有上级行业主管部门的;有地市政府管理机构的;也有辖区县委、县政府的。从通知看,地方政府和行业主管都是根据上级安排,号召群众向灾区献爱心、帮助他们“度过难关,重建家园”的,但在具体要求上,似乎都是要数据,不(想)要东西,要现金,不(想)要物资。因为,通知之后,有用电话一再强调的,有来人亲自督办的。面对“婆婆”们的这些要求,作为企业,职工这“些许”捐献该怎么分配?
诚然,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对灾区人民关注和同情的行动令人钦佩,动机也无可厚非,问题是他们的要求怎么都有些本位?都那么对钱过于感兴趣?虽然省政府公布了各地的捐赠地点,对捐赠也进行了具体要求,但在操作上为什么却表现得如此“微妙”?笔者思量半天,斗胆猜了二个原因:一、要数字,简单,一个电话解决问题,向上级汇总极其方便,至于重复汇总,数据失实,与自己无关。二、要钱,方便,弄几辆车,贴几个字,买几样东西,邀上新闻单位,七姑姑,八姨姨,浩浩荡荡,一路开到灾区去,何乐不为!——反正,灾区的路,总有修好的一天。
爱心竟然献出了困惑,也只能是扶贫的一种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