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在优、特、强、大方做文章
平利县以市场导向激活传统产业
本报讯 县域经济如何应对WTO的挑战?平利县以市场为导向,竭尽全力在优、特、强、大四个方面大做文章,激活效益低下的传统农业。
粮食做“优”。该县瞄准市场需求,调优粮食作物品种结构。今年玉米以郧单1号、绵单1号、鄂玉10号为主,水稻以金优63、岗优725号为主,并积极示范杨稻6号、胜泰1号、美国茉莉香水稻、许优7889号芝麻、红山巴豆、油绿豆等优质品种,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同时县优质粮开发公司,以“公司+农户”的形式,与示范农户签“订单农业”,确保农户增效增长。
茶叶做“特”。全县建成七个茶叶基地乡镇,有茶园3.5万亩,年产茶720余吨。县茶叶公司积极申请“女娲银峰”、“三里垭毛尖”、八仙云雾”品牌商标注册,并推行品牌茶加工资格证和市场准入证制度,严格质量管理和市场监督,确保品牌信誉,提高平利名茶知名度。
蚕桑做“强”。在蚕桑系统完善科技承包责任制,狠抓技术培训,全面推广省力化养蚕技术,着力兴建养蚕示范村。同时,龙头企业县缫丝厂实施1200绪自动缫丝技术改造,真正解决蚕农销售后顾之忧,目前,全县已发展丰产桑园5.5万亩,年养蚕35000张,产鲜茧1000吨,实现产值1500万元。
白山羊产业做“大”。平利制定了八条优惠政策,健全了县、镇、村三级服务体系,抓技术培训、良种繁育、饲料生产、龙头企业,四管齐下奋力建设陕南白山羊基地。目前建成了八个养羊基地镇,22个示范村,675户建标准化圈舍846间,33800平方米;种植苜蓿、皇竹优质牧草3816亩,改良牧草2万余亩;白山羊饲养量由2001年初的2.9万只发展到目前的5.5万只,年末可达8万只。
(熊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