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记忆和生活剥离出来的真文字
——明静先生《人生系列丛书》散论
□文/刘崇学
寻找一个贴切而新颖的表现角度,实验一种新奇的组合,创作一份得心应手的语言,这应该说是散文创作的特殊境界了。但是不止乎此,散文还需要将作者自己的趣味、思想、性格、情感以至整个生命投入其中,需要探取丰富而独特的创作题材,捕捉诚挚而细腻的情思,抒发至情至性的文字,只有如此,才能创造出丰丰盈盈的奇思妙想和美章佳构,在一大片灿烂的语言表现中,构筑出令人心驰神往的艺术世界。由学者而步人散文创作的明静先生,从最近中国文联出版社推出的《人生走笔》、《人生成功百论》看,他的确是达到了这种境界。
《人生走笔》是一本关于人生思考的随笔集,是作者顺着往日的回忆和目前的生活两条轨迹,抽丝般剥离出来的文字。顺着回忆,作者触到了生活的真谛,沿着生活,作者摸到了记忆的脉搏,由记忆和生活引发出来的文字便是真的生命,真的自我,其中包含着人生的大智慧、大思考和大理念。对着满天繁星的夜空,他觉得那是群星共同合奏的灿烂乐章,在星夜里,他感到冬的清肃、秋的清凉、春的清明、夏的清华,把人生的心境提升到洁爽和高尚(《星星,晶亮晶亮》)。旅游中遇到的山村孩子,哥哥为弟弟梳理头发的情景,激发了他对淳朴农家生活的向往(《一幕》)。在叙述六位长辈的葬仪时,那貌似平静的笔下却蕴含着作者无限的缠绵和悲凄,从而悟出,葬仪真正的意义就在于凝结活人,活人应该从为亡人举行的葬仪中得到些人生的价值,并把这种价值转化为向上生活的力(《六位长辈的葬仪》)。老师本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他笔下的两位老师,都曾帮他度过人生的紧要关头,他称之为“我生命之舟的导航人”,写得朴实感人,别有滋味(《老师》)。《聪明的A、B、C》则显示了他幽默辛刺的讽刺艺术,使人从中看清了人生的世态百相。《值得珍藏的礼物》表现了他珍视友情、看重精神享受的高尚情怀。《他,没有留校》无疑是作者截取自己人生之路的一个片段,展现了他对学术研究的痴迷和虔诚。
《人生成功百论》主要包括“人生论”、“成功论”、“设计论”、“思维论”、“选择论”、“休闲论”和“教育论”,作者仍然以随笔的形式、思辨的语言和学者的精审对人生成功等七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人生是一个哲学命题,也是一个千古之谜,它既有性的分析,又具有量的积累。人生的展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生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最佳结合。本色人生和快乐人生所组合的人生由人的智商和情商共同构建,并在更广阔的领域展示着人的风采。
明静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富有激情,蓄满气势,饱含哲理,这三者互为关联,形成一体。强烈而饱满的主体精神的关怀和投入,使明静的散文自始至终都洋溢着激情的流动,并由此而生成一种生气勃勃的文字表现气势,而哲理因素则是明静散文的内在筋骨,支撑着他的激情和气势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