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干部帮职工 企业帮企业 群体帮个人
铜川市“交友帮扶”向纵深发展
已从单纯解决生活困难向解决就业、教育、医疗等多重困难转变
本报讯 今年以来,铜川市从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关系出发,深化党政工干部与困难职工“交友帮扶”活动,创造新的机制,完善帮扶措施和方法,使“交友帮扶”活动向纵深和经常化发展。广大干部深入实际,联系群众,帮扶济困蔚然成风,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形象。
作为重工业城市,铜川市目前有困难职工4万多名,其中特困职工就有8000多名。从去年开展的“交友帮扶”活动成为帮助困难职工走出困境的有效手段。今年该市在组织专人对特困职工逐户登记走访、分类指导的基础上,为3000名困难职工建立档案,采取领导干部一帮一结对子、企业帮企业、群体帮助个人等方式,形成了“党委领导、工会主抓、分级负责、广泛参与”的扶贫解困网络。
为了确保“交友帮扶”活动不走形式,市委市政府领导带头进行“一帮一”活动。目前全市有1308名党政工干部和企业领导与1720名困难职工结为帮扶对子,共为困难职工捐助资金37.5万元,并帮助610人实现再就业,一大批被帮扶的困难职工生活开始逐渐好转。
为加大帮扶力度,铜川市总工会通过协调,在效益好的企业和困难企业之间建立“交友帮扶”绿色通道,进行企业间帮扶。铜川供电局连续三年与市纺织厂交友,先后组织职工向纺织厂困难职工捐款3000元,重点帮助解决纺织厂特困职工生活问题;市人民银行干部与市水晶厂、耐火材料厂、染织厂等单位的30余名困难职工结为帮扶对子;一些私营企业主也纷纷加入这一行列,目前已有14名私营企业主与困难企业的16名困难职工结为对子。除以上外,铜川市还充分发挥群体帮扶的作用,建立帮扶基金捐款制度。如市农业局采取个人与单位共同出资的方式建立扶贫基金,对“交友帮扶”中出现的特困对象实施重点帮扶。截至8月初,市交友办已收到115个单位、7611名干部职工捐助的献爱心帮困资金107395元。
通过各方努力,铜川市“交友帮扶”活动已从单纯的生活救助转到帮助困难职工解决就业、教育、医疗等多重困难上来。“交友帮扶”活动开展一年来,使全市党群、干群关系发生明显变化。群众说:“与干部的距离近了;”干部则说:“对群众的了解多了,感情深了”。
本报记者 阎冬
通讯员 李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