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2年09月03日
综合新闻
02

“当放此子出一头地”

·章笑风·

二十二岁的苏轼从四川眉山到京城参加进士考试,担任主考官的欧阳修看了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一文后,十分赞赏。五十一岁的欧阳修对同为考官的大诗人梅尧臣说:“吾老矣,当放此子出一头地。”他本想把此文列为第一,因疑是其门生曾巩所做,才列为第二。后来,他又对别人说:“读苏轼书,不觉汗出,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

擢用贤才、奖掖后进,这是古来有志之士大力倡导的,一些成大事立大业者也从中受益多多。改革开放的今天,许多领导干部更是以不计私利、无私坦荡的精神,不拘一格,知人善任,选用了大量对国家建设、对企业发展有益的可造可用之才,促进了工作,取得了成效,自己也成为独具慧眼、被人称颂的好“伯乐”。但不可否认,也有个别领导固步自封,爱自己之所爱,怨自己之所怨,认为后人能够达到自己的水平,和自己一样高就足够了。看到自己任用的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有超过自己的可能,就满肚子的不高兴,冷落压制这些“不知天高地厚者”。这种做法与欧阳修“当放此子出一头地”的境界无法相比,与党中央广开引贤门路的要求相去甚远。

在祖国现代化建设事业蒸蒸日上的今天,但愿更多的青年才俊能碰到象欧阳修那样“当放此子出一头地”的老前辈,如此,我们青年甚幸,民族甚幸。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