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2年09月03日
综合新闻
02

广告少了 价格低了 信用没了

西安月饼市场今年黯然失色

本报讯 今年的月亮和往年一样圆,今年的月饼却比往年黯淡了。

纵观西安今年的月饼市场,月饼皮还是那块面皮;馅料还是豆沙、莲蓉、蛋黄、水果、蔬菜、瓜果仁、肉馅等;包装还是铁盒、纸盒、木盒、藤编盒等;赠品还是凉果、名酒、名茶、酒具、茶具等;口感还是那样甜得叫人发腻。从里到外,连同促销手段,今年的月饼市场显得沉闷、没有丝毫新意和亮点。

与往年有所不同的,无论是超市、百货店、大商场,今年月饼摆放的位置已不像往年那样“显眼”;无论是媒体广告,还是户外广告,月饼今年都显得有些静悄悄;价格也在回落,超过500元的几乎没有,更没有极品天价月饼出现,一款新出的月饼最高价仅132元,而50-60元之间的月饼却成了主体。

尽管如此,受“南京冠生园”事件及媒体最近揭露出来的“黑心馅”事件的影响,今年的月饼市场遇到了空前的危机,超市里摆放的让人品尝的月饼也几乎无人问津,更不用说有多少人买了。一位老先生说:“连堂堂老字号、名牌企业都敢使用‘陈年馅料’,那一般企业还有什么不敢做呢?月饼还敢吃吗?”家住东关正街的王女士坦言:“商家对中秋和月饼的过度的利用,早把它庸俗化了,月饼大战风起云涌,平民阶层却喊吃不上月饼,这正常吗?”

在衣、食、住、行都日趋“国际化”的今天,我们的月饼却在“民族性”里“贵族”化了。过去人们生活水平不高,一年一度的中秋,人们买些月饼与家人团聚,大饱口福。如今人们不缺吃,月饼除了它固有的食品属性之外,更多地赋予了一种文化属性和社会属性。这种属性的异化,必然对月饼从内容到形式提出全新的要求,如果不能适应这种变化,还想在其中玩点“小花样”或小动作,经营观念和消费观念必会背道而驰,危机也就是迟早的事了。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