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商人何海生“像疯子一样反腐”,几近偏执;但他像黏合剂一样,把海南政法系统内部和社会上反腐的力量激励起来。然而,随着何海生的猝死,已被打破的坚冰似乎又在合拢。
“反腐旗手”节骨眼上倒下
2002年6月29日,海南省海口市,一个不寻常的葬礼——海南省政协副主席周松、省纪委监察专员卢灵雄、省人民检察院民行处处长王泽、省纪委派驻第一纪检组纪检干部及几十名来自海南司法界的官员和政法干警,专程赶来参加了一位死者的遗体告别仪式。
死者并非是纪检干部,而是一名普通商人——何海生,生前系海南怡昌国际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加拿大华侨、中共党员,逝世时49岁。何海生的死几乎让所有的人感到蹊跷。海南省的一位司法干部对记者毫不掩饰他的震惊:“这木正常,他去得太突然了。
一张看不见的“网”
2000年4月,何海生的母亲傅崇慧投资的海南光明实业公司出了问题——价值6000余万元的在建项目“光明阁”A幢房产,突然被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查封。
海口中院出示了一份民事调解书:梁某成为光明公司“法定代表人”,还承认光明公司欠海口澳伦特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00万美元,双方在法院主持下达成调解协议:以“光明阁”A幢售房款还债。海口中院据此强制执行。
梁某怎会摇身一变成为光明公司法定代表人?何海生大惊,认定法定代表人已被伪造签名变更。
傅崇慧向海南省工商局提出异议。经海南省工商局调查鉴定,认定骗取事实成立,发文恢复傅崇慧的法定代表人地位。
梁某不服,向海口中院起诉省工商局。9月13日,中院一审宣判,梁胜诉。经傅崇慧申请,海南省检察院向省高院提出抗诉。
2001年8月,何海生通过自身诉讼的经历及相关的调查,认为:在海南法院系统,存在着一个以同学、同乡关系为纽带,权力互利勾结的“地下网络”,还有一小批与他们关系密切的律师为他们在社会上做“收钱代理”,他们通过权力攫取个人私利、玷污法律尊严。梁某因投靠此关系网而受益。
于是,他做了一个让所有人吃惊的举动——直飞北京,直接向中纪委举报海南两级法院腐败团伙成员16人,在他这份后来被称为反腐“黑名单”的举报材料中,列举了这些法官们的违法违纪行为。而在所有举报材料上,他都署上了自己的真实姓名。
同时,他也向海南省委、省人大、省纪委、省高院等部门陆续举报海南省两级法院法官的违法违纪行为。
把贪官拉下了马
何海生身边的人发现,这个往日对钱感兴趣的商人“着了魔”似地四处搜集材料、寻找证人,他声称要把“黑名单”上的法官们“逐一拉下马来”。
2001年8月底的一天,何海生听说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将要作出一项新的人事任免决定,委任柏某和吴某分别为两个法庭的庭长,并于当年8月27日上任。海南省高院已呈文上报海南省人大常委会批复。
这两人在何海生“贪官黑名单”里“榜上有名”。何海生当即把搜集到的证据整理好,署上自己的大名,向海南省人大常委会举报。结果,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在讨论这两人人事任免时,退回了任命提案。之后,再次提交,再次退回。法院一时震动。
“人大任免事件”普遍被看成是何海生反腐行动的分水岭。打这以后,“心中有事”的一些人开始感到——何海生已经成了他们最大的麻烦了。
反腐力量黏合剂
一位熟悉何海生的海南省政法干部说,当何海生把反腐作为一项事业而几近偏执的时候,他像黏合剂一样,把政法系统内部和社会上反腐的力量激励起来,联合在一起,正气轩昂,正义力量越来越强大,他的角色颇像一个“旗手”。
记者在采访中证实,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执行庭庭长(副厅级)马升的落马也与何海生不懈的举报密切相关。2002年6月5日,马升因“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被海南省纪委“双规”。这让何海生突生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因为自1993年始,就不断有人举报马升,1997年和1998年,海南省纪委曾两次对马升立案侦查,皆因查无实据作罢。
一种说法是马升的能量太大了。他被认为是这个法官腐败网络中的重要一员,“一块难啃的骨头”。
证人们普遍担心,倘若马升这次告不倒,威胁到自身的安全,纷纷拒绝出面。这让何海生倍感苦恼。动员知情人为“马升案”作证,成了他每天的日常工作。
李可芝(化名),海南省政协常委,因与马升是密友,知晓马升在一些场合收取巨额贿赂的情况。何海生反复动员她站出来作证。
在何海生不依不饶的要求下,李可芝终于同意作证。李可芝说,何海生的胆魄让她感到一种亲近:“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像他这样的人真是太少了。”
胡士宏,某公司总经理,对马升的情况比较了解。在何海生找他之前,他曾被人威胁:“不要乱说话。”
但胡士宏最终与何“一起干了”,他说,走到这一步并不是我有多少觉悟,是感动于何海生的执著和真诚。
“旗手”倒下以后
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正当壮年的何海生却蹊跷地死去。
今年6月25日凌晨3时,酣睡中的何海生突然呼吸急促,全身痉挛,“120”赶到时,人已经不行了。对于他的死因,公开的说法是“劳累而死”,更多人怀疑有其他原因。
一位海南的纪检干部肯定地对记者说,何海生非常关键,他的突然死亡,使海南反司法腐败的进程在一段时间内陷入停滞。
最大的影响是对证人的心理打击。一批经何海生说服或者受其影响,愿揭发腐败法官的重要证人听到噩耗后;有的远走他乡,有的重新选择了沉默。
比如,某法官受贿案的主要证人段某本来经何海生动员,已从加拿大回国,抵达珠海,拟回海南作证。因受何海生死亡的刺激,当即避走加拿大。
另一重要证人杨某,也在何海生的动员下,由长春回到海口,准备为某法官受贿案作证。但何死后,杨多次接到涉案人的恐吓电话:“管住你的嘴,不要做第二个何海生。”
一位纪检干部分析,海南反司法腐败的斗争因何海生的猝死,正面临严峻局面,本已形成的破竹之势受到阻遏。 据《南方周末》